20131109_LDP001_0
Economist Nov 9th 2013

若被問到歐洲哪個國家的前景最不穩定,許多人也許會回答是希臘或義大利,這兩個國家都正陷在財政泥沼中。有些人可能會指向法國;法國還在跟其失敗的中央集權模式奮鬥。大概不會有甚麼人提名在這波衰退中還處理得不錯的英國。

但現在的英國,跟這幾十年來的英國相比,在世界上的地位沒那麼穩定了。2014年五月,選民也許會將向來厭惡歐盟的英國獨立黨(UK Independence Party,UKIP)送到歐洲議會中;然後九月蘇格蘭進行獨立公投。而2015年會有一次大選。而在2017年,甚至之前,會有針對英國在歐盟會員國資格的公民投票。

英國可能會成為一個更小、更閉關自守、對世界影響力更小(也許跟其政治分裂一起)。或是成為一個更有效能、對自身以及在歐洲角色定位更明確、更外向的國家。我們姑且稱之小英格蘭以及大不列顛的劇本。

萎縮到不可思議的國家

許多層面來看,英國現在要做的事情很多。儘管歐元區的經濟停滯不前,英國在這波不景氣中卻逆風高飛。英國政府藉此經濟衰退的機會來整頓國家財政。歐洲大陸正想學習應該長久以來的觀點:較小、較不官僚,對商業限制較小。甚至有談論到要深化服務業的單一市場,這樣對英國將是一大福利。

倫敦持續吸收人才、資金跟生意。用每人平均來看,跟其他富裕國家平均數字相比,英國吸引了將近兩倍的外國直接投資。這是因為這個國家,擁有對外來者抱持開放態度的歷史 — 這項傳統在這次的衰退中,大多能倖存。雖說英國人對移民有敵意,但他們對於將新到來份子,融合為社會中有生產力的成員這件事很拿手。英國是歐盟唯二移民生輟學率低於本地生的國家。(其最令人擔心的群落是貧窮的英國白人。)

但這些優勢在未來近幾年中可能會消失殆盡。若蘇格蘭明年九月公投通過脫離聯合王國,將是最可能導致英國直接萎縮的事。在那時英國將會瞬間少了三分之一的領土,其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會大幅下降。一個無法團結的國家,也沒甚麼立場指導其他國家該如何處理事務。

卡麥隆首相去年答應辦是否留在歐盟的公投,是為了要堵住保守黨內那群小英格蘭主義份子的嘴,以及抵擋英國獨立黨的攻勢,但最後無效;工黨領袖密勒班也很可能會仿效。如果英國離開歐盟,將會失去重塑這個集團的機會,而這集團佔了英國出口的一半。而且既然英國過去利用其力量,促使歐盟朝著一個更開放擴張、自由貿易的方向前進,英國的損失也可能會是歐洲的損失。更糟糕的是,這個公投也許會讓保守黨分裂 — 尤其是如果卡麥隆無法贏得2015年的選舉。

若英國繼續堅持一些不甚明智的政策,也可能會變得更孤立跟狹隘。根據我們本周的特別報導顯示,英國政府針對移民及觀光客的錯誤措舉正在傷害經濟。留學生正前往更歡迎他們(且更陽光)的國家,尤其是印度學生。廠商發現很難雇用到有熟練技巧的工人,讓英國的出口能力受到傷害。卡麥隆有作出一些讓步:現在中國人要取得英國簽證有簡單一些,且他也駁回一項瘋狂計劃。那項計畫打算跟六個新興市場的遊客收取高額保證金,以防止他們潛逃。但英國對待移民的態度完全是錯的。英國在缺乏自省的情況下設置了障礙,而惟有出現了毀滅性的後果後,才降低這些障礙。

不要歐洲、不要蘇格蘭、分裂的黨 — 幹得好,卡麥隆

英國的萎縮並非註定的。在較樂觀的劇本中,英國沒有分裂且留在歐盟。英國正為了去除歐盟那些不必要的繁瑣程序、增加競爭力而努力。在英國的壓力下,最終打開了歐盟跟其他地方的服務業市場,對本國的律師跟會計師等創造了一個大好機會。即使不喜歡,英國對移民也變得更寬容。英國甚至不再打擊自己最大的出口產業,金融業。

小英格蘭跟大不列顛劇本的差異在於領導。卡麥隆應該從他最能掌握的事情開始改變:移民政策。一個更自由的體制將會促進商業發展、讓國家收支平衡,以及降低國家在經濟體內的介入程度。跟利用的公眾資源相比,移民生產得更多。尤其是東歐的移民。無論是卡麥隆還是密勒班都知道這件事,但他們卻因為民眾對移民潮的普遍敵意而瞻前顧後。

他們應該在歐洲議題上領導輿論,而非怯弱地跟隨輿論。密勒班的政策還未知,但卡麥隆的歐洲政策卻令人擔憂地蹣跚。他有時候說英國致力於重整歐盟,因為這對大家都好。其他時候又威脅說如果歐盟無法滿足英國需求,英國就要離開歐盟。第一種說法是比較睿智的那個 — 但兩種說法都不可能會造成英國離開歐盟,也都可能成功地讓這個聯盟更開放。

在蘇格蘭議題上,無論卡麥隆或密勒班都站在大不列顛的立場,但最終決定權是落在蘇格蘭人手上。假設可以掌握多數北海油田跟天然氣,也許一個喀里多尼亞(Caledonian,拉丁文。羅馬帝國時期不列顛北部地名,差不多是現在的蘇格蘭地區)國或多或少得以應付開國之初的費用,但這個資源正在枯竭。但一個獨立的蘇格蘭太小,無法承受油價或是銀行的衝擊。而蘇格蘭獨立主義者也無法說明,蘇格蘭國將要如何在採用英鎊(或蘇磅)的情況下運作。為了他們自己好,蘇格蘭的選民應該拒絕那些無法承諾的政治空話。

英國曾經統治世界。自從帝國瓦解後,英國有時候想蜷伏並且躲起來。現在大可不需這樣做。它最亮麗的未來是個開放、自由,跟世界連接、貿易的國家。政治人物知道這些事,有時候也這樣說:但他們現在更需要為了這些去奮鬥。

原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