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5_BRP006_0
Economist Jan 25th 2014

怎樣才算是種族攻擊?1月21日三名托特納姆熱刺(Tottenham Hotspur)隊的球迷,被指控以「威脅、謾罵或是污辱人」的語氣「讓聽到的或看到的人覺得受到騷擾、污辱或是痛苦」使用「猶太佬(yid)」這個字眼 — 違反了公共秩序法(1986 Public Order Act)。

熱刺的球迷氣得跳腳。這支球隊位於北倫敦的猶太區。熱刺球迷一直以來都稱自己為「猶太佬」,部份原因是為了對抗70/80年代他隊球迷的反猶嘲諷。而球員不分種族都樂於被稱作「猶太小子」。猶太團體並不太喜歡這個字眼,但也反對如果這個字眼沒有用來謾罵還使用法律制裁。

複雜的認同問題在這段時間的足球界掀起波瀾,且不是只在看台上。2011年,效力於利物浦的蘇亞雷斯(Luis Suarez)在污辱對手後,讓自己陷入麻煩。蘇亞雷斯稱說在他的母國烏拉圭,他用的那個字 — 「黑鬼(negro)」— 不是污辱字眼。這有賴兩位語言學家來說明一下。在熱刺球迷被指控的同一天,西布朗維奇(West Bromwich Albion)的法籍前鋒阿耐卡(Nicolas Anelka),被英國足總指控使用了反猶太手勢。十二月時,阿耐卡在進球後用「quenelle」的手勢敬禮(如圖)。這個手勢在法國是由一位挑釁者(譯按:法國爭議演員Dieudonné M'bala M'bala,之前NBA球星Tony Parker也曾經作過這個手勢,且說他當時不知道這個手勢有其他意味,僅是要跟他的演員友人Dieudonné致敬)帶起風潮,但英國並沒有。這個手勢可以說是反建制手勢(Anti-Establishment,譯按:反政府現行政策、反現行社會體制等),或是一個倒納粹敬禮手勢。

對熱刺球迷來說,納喊「猶太佬」,是一種連結,連結20世紀的灰暗足球文化,以及現代圓滑的國際事務。阿耐卡之類的冒犯事件,正是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的證據。過去看西布朗維奇比賽的人,不太可能去注意到一個法國的種族歧視手勢 — 如果有任何人比出這個手勢的話。現今足球的管理階層,不能單從英國的文化敏感度來管理,還得要有全球文化敏感度才行。

原文
arrow
arrow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