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1_eup503
Economist Oct 8th 2014

昨天是普丁62歲生日。根據克林姆林宮媒體的資訊,普丁在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針葉林區渡過生日那天,那裡離最近的村落有200英哩遠。

回到莫斯科,首都處處點綴著慶祝的氣氛。位於紅場的時髦購物中心GUM裡面,民眾為了購買印有普丁肖像的T卹,排隊長達兩小時。一個兒童合唱團錄製了祝普丁生日快樂的影片,希望「他那仁慈之心的強大能量,能夠長存」。

對普丁的個人崇拜,並不是一個晚上就發展出來的。從他崛起,至獲得總統大位以來,對普丁的敘述,圍繞在年輕、健康、強而有力的領導者幾個面向。一位有名的女歌手在2002年曾說,她希望有「一個像普丁的男人」。國家的成功被歸因於普丁的性格 — 無論是21世紀初期的收入增加、生活水準改善,或是贏得2014年索契冬運。

但俄國處於自蘇聯解體以來,最嚴重的國際孤立時期,又是在經濟衰退邊緣,「普丁崇拜」現象,反而能見度更高。克林姆林宮嘗試著要塑造一個新的主題,說俄國現在臨兵臨城下,以及面臨新一代的冷戰 — 這樣比較好跟俄國人民解釋現,他們所面臨的窮困處境 — 匯流在普丁週圍,這些人為製造出來的歷史鬥爭感,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根據牛津大學歷史學家Andrei Sorin的說法,普丁被視為這個國家的父親,一個在普通選舉出線、但其實早超脫世俗政治的男人,而這其實是俄國「根深蒂固的去現代化趨勢」的症狀。對普丁個人崇拜的現象,已經入侵到各種民間生活面相,這代表著俄國回到過去,回到他們曾渴望成為一個現代歐洲國家的時期。

俄國的個人崇拜,可追溯到沙皇時期,當時沙皇被認為受到神的授權。Andrei Zorin說,也因此「要崇拜一位神聖的君主,既不奇怪也不特別。」在布爾什維克革命後,蘇聯官員延續了許多他們聲稱拒絕的舊帝俄時期習慣。

在列寧死後的權力鬥爭中,史達林發起了對列寧的個人崇拜;他希望將自身的崛起,跟革命的成果結合在一起。接著他開始豎立起對自己的個人崇拜,在他認為還是農業、鄉村國度的俄羅斯,做為抵擋敵人跟對手的方法。而蘇聯之後的領導人,無論是赫魯雪夫或是勃列日涅夫,也都建立起對自身的個人崇拜,雖說他們建立個人崇拜的目的,不在於確保、而是鞏固已經擁有的權力。

普丁的個人崇拜,比那些蘇聯前輩更渾然天成,有更高的生產價值以及後現代的擠眉弄眼之感。永遠不清楚那些公眾對普丁愛戴的現象,是出內心誠摯的崇拜,還是對這個現象的嘲諷 — 或是故意將兩者混淆在一起。普丁總統任期前十年的首席政治顧問是蘇可爾夫(Vladislav Surkov),他的風格就是結合真假、把所有的公眾政治圖像,全變成單一的萬花筒奇觀。

莫斯科的一個展覽名為「普丁的十二項功績(如上圖)」,借了古希臘神話「海克力斯的十二項功績」,就是盡可能惡搞了普丁個人崇拜的現象。普丁跟雙頭蛇的戰鬥,意指他承諾最後會戰勝西方制裁,而美國的頭顱靠在普丁腳上;而捕獲刻律涅神鹿(Ceryneia)的後肢,則比喻申辦索契冬運成功。

但策展人25歲的研究生Mikhail Antonov似乎真的殷殷景仰普丁。他說,一位像普丁這樣的「民族英雄」代表了「我們想法、心理的自然狀態」。幾年前,一個青年研討會的場合,Antonov跟普丁握到手。「我們看著彼此的雙眼,我可以感受到他巨大無比的能量」他如此說到。

而近來,沒有比併吞克里米亞更讓普丁受歡迎的舉動了;這場俄國歷史性的勝利,完全歸功他一人。跟以往的勝利,比如說蘇聯在二戰的勝利,完全不同。他生日當天,為了紀念「vezhlivie ludi」,意即有禮之人而放假,感念那些為俄國佔領鋪路的將士。這樣的舉動,會把個人跟歷史融合在一起。

此假日的提案人,杜馬議會副議長Igor Zotov說,他在訪問克里米亞,跟當地感謝俄國的民眾談話過後,有了這個想法。Zotov回到莫斯科,拿起日曆「我看到10月7日,普丁生日這天。而這個日子,在世界上其他國家都不是假日」他如此說到。那為何不直接放「有禮之人假」就好?Zotov說,「普丁可能就是最有禮貌的人了,他是禮貌形象的化身,不只在俄國,而是放諸四海皆準。」

當下的普丁可能很享受這些注目跟奉承,但俄國史上的個人崇拜都蘊藏著一項警告:他們都很短暫,且通常因為對執政者的藐視而下台,而新的個人崇拜會取而代之。

原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