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Economist May 16th 2015

下次跟你的醫生握手時,要小心 — 你也許透露了你的預期壽命。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amaster University)的梁(Darryl Leong)教授,在醫學期刊«柳葉刀(Lencet)»發表了一篇文章,說明最簡單預測一個人在未來數年中會不會死的方法,就是測試他握手的強度。

用一種稱為握力器的儀器,梁教授跟其世界各地的合作團隊,共測試了橫跨十七國,共14萬名35歲至70歲的民眾。其中的三國 — 加拿大、瑞典、阿聯 — 為富裕國。有四國 — 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辛巴威 — 則為貧窮國。另外十國,包含哥倫比亞、波蘭、南非等,則定義為中收入國。研究人員平均追蹤自願參與測試者四年,了解受測者中有多少人過世,以及是以何種方式過世。

國家間的變異很明顯。瑞典民眾似乎有全世界最堅定的握手;而巴基斯坦人最疲軟。但整體來說,某人握手的力度,以測試期間的結果來看,的確是預測一個人何時會死的好方法。團隊平均記錄的握力是300牛頓(在地心引力情況下要握住30.6公斤的力量)。每下降50牛頓,死亡風險就上升16%,而因為特定心臟疾病死亡的風險也高出17%。同時,心臟病發的風險也多出7%(但不一定是因為這樣死亡),中風的風險則高出9%。那些患有癌症或慢性心臟疾病的民眾,握力強的人,於追蹤期間健在的比例,也比那些握力弱的人高。在將其它因素(如年齡、教育程度、是否飲酒抽菸等) 做校正後,死亡率跟握力的關聯還是存在。

不可否認地,握力並不是完全可靠的指標。梁教授發現,這項指標跟肺炎或糖尿病的罹患率並沒有相關。此外奇怪的是,以肌肉衰弱為主因所造成的傷害,如跌倒,也看不出任何相關性。

很難做出完整詮釋。因為這份研究的性質,是觀測性而非實驗性。我們無法得知,究竟肌肉衰弱是引發疾病的原因,還是本來就存在疾病之症狀。這很重要。如果前者為真,那藉由運動來讓肌肉強壯,將可以避免早逝。如果後者為真,那某人的底牌可能就無法逆轉了。最有可能的是,兩者都部分為真。肌肉強度是反映「實際」年紀的好指標 — 換句話說,所謂的生化衰老 — 這跟月曆上反映出的年紀,並不是那麼完全一樣。

梁教授研究的一項優點在於,這個方法易執行。握力器很便宜,也可以用在初階的訓練上。因此相較於其他方法(如高血壓、體脂肪率、血糖等),握力是較容易測出人體脆弱訊號的方法。另外,腹部脂肪容易引發疾病,根據最近另一篇剛發表的期刊文章表示,跟過往我們熟悉的BMI比起來,人體的腰圍、身高比例是更好衡量腹部脂肪的指標。腰圍、身高比,配上鬆弛的握手,是萬事不妙的警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