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8_FND002_0
Economist Aug 8th 2015

重大危機會導致巨幅政治動盪。想想大蕭條後,法西斯主義在歐洲的崛起,以及美國的新政(New Deal)。非常明顯地,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反應十分有限。

左右派的抗議份子都多少有些斬獲,但僅在希臘或得政權。最大的政策轉變在於導入量化寬鬆,一種不會激起太多人上街熱情的技術手法。

對從2008年起,似乎就能預視資本主義崩潰的左派人士來說,缺乏行動是沮喪的來源。包含剛推出新書「後資本主義(Postcapitalism)」的保羅·梅森(Paul Mason)一群人,仍然帶有希望。他們視物品所有權較不重要的「共享經濟」(比如說汽車共享或是「免費回收(freecycled)」家具等)概念,為資本主義即將滅亡的跡象。李夫金(Jeremy Rifkin)在他的「零邊際設成本社會 (The Zero Marginal Cost Society,台灣也有上市,但不知為何把書名翻譯成『物聯網革命』)」一書中,談論「物聯網、公共協作以及式微的資本主義」。

但如果你把資本主義定義成「個人跟市場經濟的互動行為」,這個制度反而是在前進,而不是退縮。新經濟型態的網站,比如說Airbnb跟Etsy,讓人們可以以新的方法賺錢 — 當放假外出時,把房子出租,或是上網販賣手工藝品。在過去,屋主也許並不好找到房客,而收藏家也很難找到買家;匯集式網站,把這樣的工作變得簡單許多。

這些新網站,的確可能削弱既有的商業型態,如被檔案分享網站打垮的唱片公司。但投資者透過這些網站所吸引到的資金判斷,預期這些公司終究會獲利。Google一開始以免費搜尋引擎的型態出現,但找到方法,利用其覆蓋率來實現獲利。從仰賴實體物品的經濟,轉變成仰賴軟體、智慧財產權的經濟,似乎讓資本的報酬率比以前更高了。網路已被廣泛使用了約二十年,企業利潤佔美國GDP的比例,已接近二戰後最高點。

藉由降低資訊的成本,網路致某些商業模式於死地。但並非全都如此。新型態的商業模式會出現,而人們永遠會願意付錢購買代表身分地位的物品,無論是昂貴的手表、跑車,或是名牌服飾。他們可以不花一毛錢下載音樂,但會花上一大筆錢來聽搖滾樂團的現場表演。

新經濟的另一個影響,是終身雇用的老觀念逐漸消失。越來越多人會追求「資產組合式的職涯(portfolio careers)」,隨著經濟環境改變,換雇主、甚至是換產業。這使得人們除了必須隨著年紀增長還需習得新技術外,還得要注意經濟環境,留意新機會。

越來越多人成為自營戶,提供服務給各式各樣的客人。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將成為匠者,而非員工。業務、行銷、會計等活動 — 受薪者必須把責任交給擁有特殊技能的同事 —,會變成個人的責任。這樣的勞工,跟傳統坐辦公桌的員工相比,必須對市場經濟的敏感度更高。

接著,是退休金。二十年前,許多勞工可以仰賴家長式企業,用最後的薪資水平計算,所給予的退休金過活。新式私部門的勞工,則僅能設立一個存錢筒,盡可能地把退休後的生活都交給這個存錢筒。

在英國,這樣的存錢筒,在過去會轉換成年金,一種有保障的生活收入;這也是家長式的解決方案。而現在,英國人必須猜測他們會活多久,計算在未來二十年(或更久)的消費,同時還要計入通膨的影響,來決定手上的資金,要如何配置在資產上,評估其他年金提供者的優點,並調整費率的影響。這樣的決定,可能連最優秀的避險基金經理人都避之唯恐不及。同樣地,跟以往比起來,人們必須對市場的支微末節更有敏感度。

這樣的過程,有可能把勞工變得更左;他們會希望在景氣循環時,政府提供更多的保護。但事情也可能往另一個方向走。新經濟型態的這些先鋒者,也許信仰社會自由主義(socially liberal),但他們的經濟觀點,可能更偏向右派的自由意志主義(libertarian right)。那些在eBay上賣東西,經營民宿的個人,也同時是資本家,即使他們不認為自己是。而他們就不會希望有更多的政府管制行為,或是對他們的收入課高額稅賦。

原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