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3_fbc003_0

為何他們表現如此優異?紐約城市大學(CUNY)的辛教授(Amy Hsin),以及密西根大學的謝宇教授,從襁褓時期到學校時期,觀察追蹤了6,000名白人、亞裔孩童,來尋找這個答案。他們不認為亞洲人天生比白人更聰明:認知能力在早期存有差異,但進到學校後,差異就逐漸消逝,不再顯著。亞裔父母較高的社經地位,是部分原因,但只佔了非常小部分。他們的數據顯示,亞裔的傑出成就,大部分是因為努力。兩位教授的研究顯示,亞裔跟白人孩童在學校的努力程度有差距,且差距在學涯中越來越大。

當研究人員問孩童有關學習的態度時,亞裔跟白人學童的的差異就顯現出來。亞裔比較相信,數學能力是可以習得的,而非天生;且亞裔父母對小孩的期望比白人父母大。「A-對亞洲人來說就是F」的觀念非常普遍。另一份由猶他大學賈西亞(Zurishaddai Garcia)發表的研究顯示,跟其他族裔相比,亞裔父母非常願意每天花至少二十分鐘,陪伴小孩作功課。

「亞裔成就悖論」是一份訪談洛杉磯年輕中國人、越南人、墨西哥人、黑人、白人,所作出的研究。研究者李智英(Jennifer Lee)與周敏認為,不只發生在家中的事情重要。他們還指出所謂的「族群資本」 — 這些團體所處的社群支持教育 — 也提供了部分解釋。

亞裔學生在受訪時,疲憊地回憶說,他們的父母不停在面前提到那些拿到博士的堂兄弟、鄰居們。身為創業型社會的一份子也有幫助。厚達四英吋的南加州中裔電話簿,上面列出了中國企業名單,提供了上千家中國人經營的SAT準備、家教服務。跟母國有親密聯繫,也是一種優勢,至少對父母來說。不聽話的小孩,會被威脅送回中國,跟那裡的家族成員一同生活。而小孩也透過管道知道,跟中國的年輕人相比,美國的年輕人相對輕鬆,即使身為亞裔。

感謝這樣的壓力跟努力,許多亞裔最後進入頂尖大學 — 但由他們的高中表現來看,似乎可以更多。某些亞裔指控長春藤大學,認為這些學校錄取亞裔的數量,有一個不能說的限制。他們指向亞裔飆升的學術表現,以及普林斯頓大學艾斯彭德(Thomas Espenshade)教授、華頓(Alexandria Walton)教授的研究。那份研究的數據顯示,在滿分1,600分的SAT測驗中,亞裔必須比白人高出140分、更比黑人高出310分,才能在私立大學取得一席之地。而在公立大學可以用經濟標準,但不能用種族標準來決定是否錄取的加州,2014年柏克萊大學的新生中,有41%是亞裔;加州理工的新生中,則有44%是亞裔。

猶太人面對的那種種族偏見,也許是,也也許不是問題的一部分,但平權運動則一定是。因為歷史上的不利因素,頂尖大學傾向以較低的分數,錄取黑人跟西班牙裔學生;而一旦比較可能捐款給學校蓋大樓的校友、運動明星、政治關係良好者、有錢人(而這些人很少是亞裔),也佔了名額,能夠留給單純高成就學生的位置,就變少了。既然長春藤大學的財務,還仰賴那些有錢人的慷慨,這些大學就不會停止留名額給那些特權人士。論點就只能瞄準平權運動了。

美國有數個州,禁止政府機關用人時,以種族當標準;也有幾宗針對平權運動所提出的官司。其中一起,是白人女孩費雪(Abigail Fisher)控告德州大學的案子,已在最高法院跟下級法院來回七年了;今年6月最高法院同意她的上訴。9月時,亞洲育才協會(Asian-American Coalition for Education)旗下的117個亞裔團體,發出支持費雪的聲明。這個案子的結果,將會對亞裔學生控告哈佛、北卡大的案子產生影響。考慮到幾位大法官都對平權法案無感,包括首席大法官羅伯斯(John Roberts),最高法院的判決結果,很可能會反對平權法案。

太成功(一半)
Too successful by half

目前法院採行的觀點是,各大學可以把種族列入考慮,但不能實施配額制。長春藤聯盟各大學否認實施種族配額制。但在回應亞裔團體的控訴時,哈佛是這樣辯護使用種族作為錄取標準的行為的 — 「一個多樣化的課堂,會有很多面向,包含種族。這樣的課堂,轉化成各種背景學生的教育經驗,並為我們的畢業生準備好迎接日益多元的世界。」 — 並形容哈佛的錄取過程是「整體性的」,意味著除了學業成績,他們還許多因素納入考量。

許多亞裔父母認為這是錯的。他們很早以前就覺醒了,知道必須破除外界對亞裔是數學怪咖,只會念書的刻板印象。並鼓勵他們的孩子多元發展 — 到音樂、辯論、慈善工作、運動,各種應該會增加錄取機率的活動中。但許多在這些領域中表現優異的學生,包含王孜立跟另一位來自麻州,擁有類似閃耀履歷的劉艾琳,都被長春藤大學拒絕了。劉艾琳的媽媽說,「我感到非常憤怒。我們為了美國夢而來:你努力、你做得好。這就是說不通。」劉艾琳後來接受一間頂尖加拿大大學的許可,也很高興。但她媽就不開心了:「她要出國念書,我會很傷心。如果她能進哈佛的話,我就可以送餃子給她了。」

在面對此事時,王孜立不認為亞裔會鬆懈。關於亞裔的教養方式,他說「並沒有更放鬆,也許更嚴厲了。因為父母了解到,他們必須要更努力。對所有人的標準都提高了,但對亞裔的標準提高地比任何族群都快。」如一位住在紐澤西短丘(Short Hills)的14歲賈姓學生指出的,這個問題變成一種循環。他說,「為了克服平權法案,我們必須比其他人更努力」,「然後又加深了刻板印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