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Economist Jun 1st 2017

台灣總統蔡英文有個艱辛的第一年。隨著蔡英文努力想在各種棘手的政策辯論中殺出一條血路,她的支持度也驟降。川普能成為堅定盟友的希望落空、中國持續加壓,讓台灣在國際上更為孤立。在現在這個時點,比較少人注意到的是,蔡英文至少贏得一個重要族群的支持:投資人。從外國湧入的金流,讓台灣成為亞洲表現最好的股市跟貨幣市場之一。電子業的外國直接投資(FDI)也激增。

當然,政府不能居功太多。全球貿易再起,是台灣表現進步的主要原因。首季的出口額增加了15%,這是六年來的新高。台灣股市的大幅收益增長 — 以美元計的話,在蔡英文上台後漲了40% — 約與南韓相當;而南韓也是另一個受到全球電子業激勵而成長的經濟體。

然而,若沒有蔡英文的巧手,情況可能會更糟一些。很容易被遺忘的是,在一年前,事事都對台灣經濟不利。出口下滑,讓台灣經濟陷入衰退。智慧型手機銷量的減退,也代表著情景不太樂觀。最令人擔心的是政治環境,蔡英文卡在支持群眾跟中國之間;支持群眾中,有許多是支持台灣獨立的,而中國一直要蔡英文接受台灣是「一個中國」的一部份。

起碼到目前為止,蔡英文走的是溫和路線,既沒有對中國割席讓地,也沒有採取可能會引起中國強力反彈的舉動。投資人認為,兩岸關係冷淡,但基本上算穩定,有足夠信心配置台灣資產。去年對台的外國直接投資達到八十三億美元,是2015年的三倍,幾乎是歷史新高。如果出口持續強勢,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可能可以超過政府預測的2%。

專注與亞洲其他國家(中國以外)的商業連結,也有助於旅遊業。蔡英文的當選,讓中國要求其旅遊業者把旅行團安排到亞洲其他地方。2017年的前三個月,中國到台灣的旅客數,跟去年同期比減少了42%。但就算沒有全額補起中國遊客減少的數量,台灣也藉由吸引日本、南韓、東南亞的旅客,補起了大部分的差額。

對蔡英文經濟管理能力的真正考驗,將取決於她是否可以在第一任的剩餘三年中,在一些更深層的經濟問題取得進展。隨著中國在電子業供應鏈逐漸強大,台灣業者受到威脅。經濟成長減緩、工資停滯,許多最有才華的年輕人,前往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工作。老化的人口正在造成傷害:對於如何防止年金拖垮國家預算,最近有一些激烈的辯論。

蔡英文的經濟策略主要有三個面向。第一,8,824億的基礎建設刺激,項目從鐵路到再生能源都有。第二,她希望透過「新南向政策」,降低台灣對中國的依賴,讓台灣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關係更緊密。最後,蔡英文正制訂一項希望能促進創新的產業政策,比如說建立「亞洲矽谷」。

三個面向看起來都很有道理,但如果仔細探究,三個面向都有些薄弱。公共建設將分布到八年中,實際的刺激效果將比宣傳地小。各種南向政策,在過去幾十年中已試過多次:東南亞的較小國家,無法取代隔壁的中國巨人。而幾乎每個國家都渴望促進創新,但很少國家成功。

台灣經濟研究院的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認為,要總結蔡英文首年表現的話,就是「我們的政府很擅長引起注意」。投資人喜歡聽到的故事,但如果蔡英文振興台灣經濟的計畫沒有效果,很快就會被發現是一場空。

原文

*譯按,look on the brighter side通常指的是,(在不好的情況下)往好處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