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st Aug 1st 2018

從大聯盟開始比賽的那天起,球賽就被一個最重要的角色定義著:先發投手。每個打者只佔了球隊九分之一的打擊機會,但先發投手可是得獨立解決對方所有上來的打者,直到他累了或是被換掉。在任何一場比賽中,若換掉一位雜魚,改由大聯盟最好的打者上陣,贏球的比例將會提高5%。相較之下,若用棒球界最強的投手換掉某位浪人投手,球隊贏球的機率將大幅上升20%。在馬拉松式的162場例行賽的球季中,先發投手對戰是讓每場比賽產生獨特之處:當超級巨星登板投球時,進場觀眾通常會激增。

坦帕灣光芒隊一直是大聯盟最創新的球隊之一,採用防守布陣及互換守備位置等拋棄傳統的戰術。但在2018年,他們已超越修補戰術的境界,藉由取消先發投手的概念,來顛覆棒球的無上結構。原本比賽是由先發投手能撐多久就撐多久,後面再換上幾位投短局數的中繼投手。但現在光芒隊不這樣做,他們固定派上僅投一或兩局的開局投手先發。接著把球交給中繼投手,這些中繼投手的投球局數,往往不少於傳統先發投手熟悉的五至七局,端看投手的狀況跟表現。幾乎跟使用這種方法一樣讓人驚訝的是,這招還似乎有效。在今年的「牛棚戰」中,光芒隊平均掉的分,比使用傳統先發投手的球隊低地多。

一堆TTOP
TTOP of the heap

光芒隊的瘋狂想法,源自於一個與死亡、稅收一樣的必然性:先發投手在場上待越久,預期表現就越差。2018年大聯盟球季迄今,打線首輪九名打者碰到先發投手的OPS(一種衡量進攻表現的標準),是0.698。而次輪的表現則明顯變好,OPS變成0.728。而若這位苦命投手必須碰上打線第三次,則對方打者的OPS會飆高到0.795。這個模式數十年來都類似,也眾所皆知到統計學家給了這個模式一個簡稱:TTOP (the Times Through the Order Penalty)。

TTOP的重要性不需多加誇飾。平均而言,大聯盟先發投手在首輪面對打線時的表現,可讓一支原本聯盟中庸的球隊,晉升到勝率達54%的強隊。這樣的勝率,已很接近在季後賽取得一席的實力。相反地,面對打線第三次時,同樣的大聯盟投手們,表現卻差到會把一支中庸球隊的勝率拖垮到比42%還低 — 這樣的勝率可能會在大聯盟中墊底。

TTOP無法簡單歸咎於單一原因。最簡單的解釋是疲勞。先發投手通常會需要投七十球來面對兩輪的打者,當他們需要再度使打者出局時,已經面臨疲勞邊緣。相反地,野手在整場比賽中只消耗了寶貴精力的一小部分:絕大部分的時間他們都一動也不動,要嘛待在自己的守備位置上,等待球打向他們,或是坐在板凳區,等著上場打擊。所以打者即使是第三次或第四次打擊時,也跟他們第一次上場打擊時一樣有勁。(總教練們為了抵銷這樣的不平衡,所以先發投手會投一休四,而野手則是每個晚上都上場打擊。)

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則是熟悉度:正如50年代明星投手Warren Spahn的名言,「打擊講求的是節奏,投球講求的則是破壞節奏。」打者第一個打席時,他會首次看到對方先發投手的球種,強迫自己去適應對方投手的速度、球路變化以及進壘點。到了第三個打席時,先發投手通常都必須把所有的武器都拿出來。這讓打者處於較有利的位置,可以在小白球抵達本壘板前做預測及辨識,然後使勁把球打出去。

無論發生原因是甚麼,從棒球開天闢地以來,TTOP就一直困擾著教練們。1870年至1970年的一世紀間,若先發投手表現地不錯,他們被預期會完投全場。只有當先發投手表現不佳,或是頓時投不下去時,才會用到中繼投手。50年代時,中繼投手以獨立的角色跟生涯定位之姿現身,這讓教練們可以將TTOP的影響降到最低。教練們會在先發投手壓不住陣腳前,就換上新鮮的手臂。雖然量化統計學者一直以來呼籲想避開TTOP的球隊,應該要跳脫出傳統框架思考,但根植於完投時代的「一場一投手」思維根深蒂固,很難撼動。即使教練們已經把先發輪值從三人輪值增加到四人輪值,再到五人輪值,也把先發投手的投球局數,從七至八局降到五至六局,但投手的基本使用法則還是沒怎麼變。無論是誰先發,就要投到他面臨大麻煩,或到某個投球數上限才換下去。在那個時間點,一連串的中繼投手會接著投一到兩局(通常是一局),直到比賽結束。

革命將被放送
The revolution will be televised

去年季後賽時,首次出現了改變的跡象。在決定性的美聯冠軍賽第七場,休士頓太空人隊以傳統作法開局:他們派出已經休了四天的Charlie Morton先發。Morton表現地很不錯,一如太空人隊所期待的,讓洋基隊的強力打線沉靜了五局,且Morton僅用了五十四球。但身為大聯盟最會使用統計學球隊之一的太空人隊,知道Morton已經面對洋基打線兩輪。即使他還未顯疲態,也已經沒有甚麼新把戲可以讓洋基打者大吃一驚了。

不想冒Morton在球賽後半段投得很辛苦的風險,太空人總教練A.J. Hinch先發制人地換下Charlie Morton。且他換上的不是一般的中繼投手,而是另外一名先發投手Lance McCullers。平均而言,Lance McCullers在2017年整季的表現,不會比陣中最強的中繼投手好。但McCullers的投球數中,有61%是來自第二輪後面對的打者。在他面對第一輪打者時,他幾乎是無懈可擊的。而因為他不需要節省體力來應付之後的局數,他甚至可能表現地比中繼投手更好。

果不其然,McCullers接力完成了沒有失分的四局,把太空人隊送進世界大賽,並讓棒球統計學家狂喜。十一天後,A.J. Hinch再度使用「雙先發」,也取得類似效果。他讓McCullers主投世界大賽的第七場,但在四十九球後就把他換下。接著他換上休息天數以足夠的Morton,把剩下的四局投完,也帶給太空人隊第一個世界大賽冠軍。

目前為止,A.J. Hinch只把他的勇氣用在季後的淘汰賽當中。在例行賽時,他還是囿於傳統的先發輪值作法。但完全沒有爭冠希望的光芒隊,即使做出比較激進的實驗,也沒甚麼好損失的。他們現在在例行賽中,就已放棄傳統先發投手的角色,而不是在特別的場合,為了打敗TTOP所做的戰術隱藏。

情況往往如此,必要性是光芒隊創新之母。沒錢的小市場球隊,在開季時就無法備足大聯盟級別的先發投手。此外,陣中比較好的先發投手Blake Snell跟Jacob Faria都進了傷兵名單。因此,與其從小聯盟叫上較弱的投手,讓大聯盟等級的打者痛擊他們,光芒隊決定採用這個創新的辦法。

一旦先發投手下去,所有的大聯盟總教練都會試著「配對」,來取得較有利的位置。中繼投手一顯疲態,就會立即被換下去。他們會固定叫上新投手,最大化左右投手面對左右打者的對戰比例,因為通常左打對右投打得較好,反之亦然。而他們也通常會把最強的中繼投手,放到最重要的場合,通常是接近比賽結束,平手或我方領先幅度很小時。

光芒隊決定從比賽的第一名打者開始,就運用這樣的原則,而不是坐等所有的先發投手下場。因為大聯盟球隊通常把最好的打者放在前面的打線(正確的作法),這表示第一局時最強的打者一定會上來打擊。不意外地,第一局得到的分數,比其他局更多。為了抵銷這個優勢,光芒隊開始派出中繼火球男先發,現在被暱稱為「開局投手 (opener)」。他們可以用盡全力面對打者,在解決幾位打者後下場。打線翻轉後,原本被預期要投最久的投手 — 傳統上是先發投手 — 將會首次面臨這些最強的打者,而不是第二次,可避免可怕的TTOP出現。如果對方先發的首四棒,有三棒同時是左打或右打,這個策略會特別有效,因為將可以選擇使用左投或右投來對付。

假先發下場後,光芒隊的選項有很多種。如果第二任投手投得不錯,他們會把他放在場上久一些:比如說5月26日時,他們用交易來的中繼右投Ryne Stanek先發,面對巴爾的摩金鶯前五位打者,這五位打者全都是右打。在Ryne Stanek依序解決這五位打者後,光芒隊換上左投Anthony Banda,一路投完第八局。接著光芒隊派出另一位右投手關門,剛好上來的三位打者都是右打者。在其他比賽中,光芒隊也真的採用「牛棚車輪戰」,7月15日的比賽中,前九局光芒隊就用了八名投手,沒有任何一位投手面對同個打者兩次。

我曾經看到未來,且那招有效
I have seen the future, and it works

目前為止,這個實驗取得巨大的成功。這個球季中,光芒隊使用傳統先發投手的七十場比賽中,平均防禦率是4.43。相反地,以中繼投手開局的三十七場比賽中,防禦率僅有3.87。這樣的差距,無論是對戰打線、主場比賽的比例、偏打者或偏投手的球場等因素,都無法解釋 — 平均而言,每場比賽幾乎都是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如果持續一整季,光芒隊防禦率的改善,將轉化成6%的勝率 — 這大約是一支聯盟平均球隊與可能打進季後賽球隊的差異。

這個新戰術至目前為止的表現,成效幾乎可以確定會被誇大。光芒隊使用假先發、以及使用傳統先發投手的比賽相比,兩者統計上最顯著的差異,在於被擊中的球成為安打的比例。在傳統先發投手的比賽時,這個比例是28.7%,而假先發的比賽中,僅有26.5%的球會被擊成安打。因為小白球被打出去後,投手對於這顆球好不好防守就沒甚麼影響力了(除了全壘打),因此這個顯著差異很可能只是隨機的上下波動,而不是一個持續性的模式,不太可能在未來一直維持下去。若使用FIP(Fielding Independent Pitching),這個數據基本上只看投手跟打者能完全控制的事件(三振、四壞以及全壘打),那光芒隊投手的表現會變得很一致。使用開局投手的比賽中,FIP僅比使用傳統先發投手低了0.15;這僅是可觀察差異0.56的一小部份(譯按:前一段提到的防禦率差距)。

即便光芒隊的隊職員,可能沒比別人多享受到開局投手的任何好處,但起碼對球隊來說帶來巨大改變。光芒隊所使用的傳統先發投手,是極端珍貴的資產:比如說Snell在自由市場上可能至少值一年兩千萬美金的價碼。如果假先發的作法,讓光芒隊可以用一個一千五百萬的先發投手,加上幾個領聯盟基本薪資的中繼投手就複製出來,那球隊就可以用省下來的錢去補強進攻端。任何表現超出預期的先發投手,都可以從小聯盟叫上來試看看,不需甚麼成本。

但要持續注意的是,這個方法是否能持久。由於大聯盟二十五人名單的限制,球隊若用較多的中繼投手,來換先發投手,就需要犧牲野手的名額 — 這可能會造成球隊進攻能力低落,或是增加野手的受傷頻率 — 或是讓每位中繼投手投更多局數。且也沒有人知道,已習慣投一休四或每次上場丟十至二十球的投手,是否能在更費力、更多種混合的角色中,保持效率的同時避免受傷。一個解決之道,是複製道奇隊去年使用「幽靈」傷兵名單,避開二十五人名單上限。利用這種策略,球隊可以宣布某個投手因為最輕微的傷勢進入傷兵名單,讓他在短暫的十天內不得出賽,接著用一條新鮮的手臂替代他,且讓這位投手可以獲得充足的休息。

無論光芒隊最後怎麼安排,可能都會蔚為風潮。許多源自坦帕灣的創新戰術,現在在整個大聯盟都司空見慣;若太空人在今年季後賽的多數比賽,甚至是全部的比賽都使用「雙先發」戰術,也不會讓任何人覺得驚訝。即使棒球統計學的風潮,已在大聯盟造成一連串的漸進變革,今天若有一位來自1918年的時空旅行觀察家,他也會發現棒球比賽跟當時差不多。但如果傳統先發投手真的消失了,那真的稱得上是棒球統計史上最值得大肆宣揚的革命。

原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