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9_blp903
Economist Sep 13th 2015

9月17日聯準會,將會為為期兩天的利率制定會議畫上句點。而聯準會可能會提高基準利率,這是九年多來的第一次。贊成升息派指出,失業率夠低,到8月時已降到5.1%(譯按:升息時,通常會有失業率提高的副作用,因為市場上流通的資金變少,可用來投資的金額也變少,理論上工作機會會變少)。反對派則拿通膨率做擋箭牌,認為跟去年同期相比,通膨率還是維持在0.3%,遠低於聯準會政策指標的2%。但為何聯準會希望2%的通膨率呢?

負責貨幣政策的是各國央行:簡單來說,這個工作就是控制貨幣在市場流通的數量。長久以來,除了穩定匯率外,貨幣政策並沒有太多其他的事。不過為了便於推行國際貿易,通常匯率都是固定的(比如說20世紀初的金本位政策)。但後來證明,匯率對政策制定者來說,是個不好的目標。為了支撐貨幣、保護匯率,把資金從經濟體撤出,可能會把經濟推向深淵;這樣的政策也推了30年代的大蕭條一把。

在大蕭條後,各國政府把國內就業放在首位。各國央行預測,經濟體中有一種稱為「菲利浦曲線(Phillips Curve)」的關係,也就是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存在著交替關係;政府如果準備拉高其中一項,可以壓低另一個數字來達成。然而70年代出現的「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 - 一種帶有通膨的經濟停滯狀態,讓經濟學家了解到,經過時間推移,菲利浦曲線的關係會減弱。因為人們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甚麼事,會調整對未來通膨的預期。較快物價成長的刺激作用消失,留下來的是高通膨以及高失業。經濟學家才意識到,要促進長期成長,央行能做到最好的事,是讓政策清晰,且讓大眾可以預期。

為了做到這點,央行必須選擇一項經濟變數來設定目標:一項跟經濟體健康與否有連動關係,而央行又擁有某種程度控制能力的變數。一個明確、公開的目標有助於央行維持紀律,也有助於經濟的穩定(當經濟看起來無法達成目標時,市場會預期有個較寬鬆的政策,比如說增加消費跟投資,將可以幫助央行讓經濟回到正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Milton Friedman)認為,央行的目標應該是要增加貨幣供給量。各國央行試著按照傅利曼的提議進行了一段時間,但發現增加貨幣供給,會讓貨幣供給和經濟體健康間的關係失衡,正如菲利浦曲線一般。接著許多央行以通膨做為目標。通貨膨脹很容易觀察到,而且被認為是經濟體中可靠的溫度調節器。1990年時,紐西蘭央行首次將通膨做為目標。聯準會長期以來,奉行非官方的通膨目標,直到2012年1月才將通膨目標正式納為政策,當時聯準會宣布,2%的通貨膨脹率,是「長久以來,聯準會法定職責中最一致的」。

為何是2%?以經濟面來看,跟較低通膨率相比,較高通膨率的代價比較昂貴。較高的通貨膨脹,通常也是波動較大的通貨膨脹,且既然某些物品的價格,在調整上比其他物品容易,隨著相對價格(relative prices,物品間的價格比率)失衡,較高的通膨可能會造成市場扭曲。但低通膨並非就沒有風險。廠商在許多情況下,很難降低工資 — 比如說經濟衰退時,工人的需求降低。但在高通膨的情況下,即使薪資沒降,工人的實際成本其實是下降的(因為跟所生產出來的物品相比,工人相對較便宜)。所以廠商在經濟低迷時期,解雇工人的壓力就會小一些。此外,較低的通膨率相當於較低的利率(因為債權人在放款時間較長時,會要求通膨的溢價差)。當利率非常低的時候,央行將基準利率一路降到零,來抵擋經濟疲軟的可能性就會提高。因為央行無法輕易地將利率降到低於零,所以低通膨,實際上增加了「央行在面臨這種討厭的經濟衰退時,變得較無可奈何」的機會。

90年代初期,許多央行在決定通膨目標時,一般假設這種「零利率下限(zero low bound)」在2%通膨率的情況下,不太會成為問題所在。這樣的判斷,後來看來是錯的。過了幾十年後,多數的富裕國家,都深陷利率接近零、甚至低於零的困境中,且通貨膨脹率遠低於官方目標。無論這星期聯準會決定怎麼做,各國央行顯然必須要再度改變通膨目標,且要盡快。

原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