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是一位馬來西亞僑生,同時也是一位生物學家。
在中文寫作上的掌握,作者可能沒那麼精確。比如說有一句「美國有八成人民一生從來沒有申請過護照」就被批評得很慘。作者說,他所謂的「八成」,是「很多」的意思;比如說今天八成會下雨,不是說今天有80%的機會會下雨。(但一般我們說「八成會下雨」,通常意味著「大概會下雨」,或是「下雨的機會很高」。)
有些離題了;這篇文章主要在談國際觀,作者認為台灣是他已知第二沒國際觀的國家,第一是美國。
他是這樣形容美國的:「美國有八成人民一生從來沒有申請過護照,他們自以為美國就是天下,對世界有極為扭曲的觀點,在狀況外的情況下犯下一個又一個外交錯誤,只能用無人機、導彈和特種部隊來善後。
我在美國唸博班的實驗室,有兩位老美去了國外旅遊回來,一位是去法國,另一位去日本。去法國那位一直抱怨說,到一個人種都是白人可是都說他聽不懂的語言的國家,讓他很不舒服。
去了日本那位,說日本只讓他知道一件事,就是美國人對日本人的所有刻板印象全都是對的。老美出了國,只想吃美式食物和上PUB,是出名的,而且我在國外遇到最無禮的西方遊客多半是老美。呵呵,相較老美負分的國際觀,台灣的零分可能算是有救的。 」
對台灣的形容則是:「來台灣時,我們這些外僑最大的文化震撼之一,就是許多台灣人完全對這個世界漠不關心,我敢說受過高等教育的台灣人,對國際的視野還普遍還不如馬來西亞咖啡店裡喝咖啡聊是非的阿伯們,因為他們手上的報紙隨便翻開來,至少一半版面是國際新聞。
我好些很有見識的朋友,居然完全不知道南非的反種族歧視抗爭史,也不知道柬埔寨的赤柬大屠殺,更甭提中東宗教衝突等等等。 」
然後最後說他曾經在曼谷搭廉航回台灣時,碰到一位移民沒國際觀第一名美國的台灣大叔,那位功成名就的大叔,靠著一本lonely planet走遍東南亞窮鄉僻壤,見聞多廣。作者的結論是,「如果一位六十幾歲的大叔,都能夠用Lonely Planet走遍世界的發展中國家,身強力壯而且該更有冒險精神的青少年們,你們該怎麼做呢?還繼續到比台灣更先進的文明國家拍照打卡吃美食,然後回來說出國學習到很多嗎? 」
「國際觀」其實是一件很玄妙的事,無論是批評或是擔憂,隨手搜尋都可以看到認為台灣人缺乏國際觀的文章。就我個人來說,我認為知道(不是了解)國際大事,算是個人興趣。這樣的出發點,就跟我喜歡了解棒球、飛機、火車、公路的事情,沒有太多差異。
但了解到國際大事,除了個人興趣以外,也會有沉重感;比如說去年初我在個人臉書的這一段話。
「去年(2013)幾件大事;普丁出兵克里米亞、俄國撐腰的白癡叛軍把馬航打下來、永不停歇的以巴衝突、狂徒IS崛起,還有最近的查理週刊。每一條都是人命,也許他/她的宗教信仰不同、政治主張不同、意識形態南轅北轍,但每個人都是某個人的爸爸媽媽孩子丈夫妻子。
相較之下,近年來台灣的黨派、統獨之爭顯得有些微小。
我說近來,是因為台灣也曾經充滿那麼苦難的歷史;我們也必須要很小心注意,才不會重回那段苦難日子的老路。」
說真的,我不太喜歡批評他人沒有國際觀的說法,更別提洪蘭那種「不知道亞美尼亞在哪,台灣學生真是沒有國際觀」的說法。想知道亞美尼亞在哪,上網就查得到了。這種應該稱為瑣碎知識,而不是國際觀。
經濟學對我來說,很重要的的訓練之一,就是「眼睛所見的不一定是事實」。這個社會(經濟體),是由許多完全不同的個體所組成的集合體。比如說,許多媒體喜歡用高價餐廳、百貨公司人不不多,作為判斷景氣好壞的開場白。我們所看到的、接觸到的,都只是一小部分,頂多算是個人心得,武斷地說「XXX都是OOO」並不恰當;比如說「原住民都是愛喝酒」、「文組都是沒邏輯」。這不是判斷,這是刻板印象。
回到這個話題;如果是學術文章,我們會先定義「國際觀」,然後定義怎麼樣的情況是「沒有國際觀」,然後用有一定效力的數據說明,這個社會是有國際觀與否。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所接觸到的博士生、咖啡店的阿北,其實都是無意義的。(如果咖啡店的阿北是非常有名望的人士,也許可以用來當作佐證資料,但也無法用這個阿北的講法代表一切。)
另外,那篇文章也酸了一下,說「繼續到比台灣更先進的文明國家拍照打卡吃美食,然後回來說出國學習到很多嗎」。其實每個人旅行的模式、目的不同,我認為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跟態度。對於他人的生活方式跟態度,我不會置喙太多(老實說也沒必要),更不會拿這點來說他人有沒有國際觀。
自己覺得喜歡做的事,在不妨礙、傷害到別人的情況下,去作就是了。如果剛好這件事對這個社會有正面助益,那更好。
在中文寫作上的掌握,作者可能沒那麼精確。比如說有一句「美國有八成人民一生從來沒有申請過護照」就被批評得很慘。作者說,他所謂的「八成」,是「很多」的意思;比如說今天八成會下雨,不是說今天有80%的機會會下雨。(但一般我們說「八成會下雨」,通常意味著「大概會下雨」,或是「下雨的機會很高」。)
有些離題了;這篇文章主要在談國際觀,作者認為台灣是他已知第二沒國際觀的國家,第一是美國。
他是這樣形容美國的:「美國有八成人民一生從來沒有申請過護照,他們自以為美國就是天下,對世界有極為扭曲的觀點,在狀況外的情況下犯下一個又一個外交錯誤,只能用無人機、導彈和特種部隊來善後。
我在美國唸博班的實驗室,有兩位老美去了國外旅遊回來,一位是去法國,另一位去日本。去法國那位一直抱怨說,到一個人種都是白人可是都說他聽不懂的語言的國家,讓他很不舒服。
去了日本那位,說日本只讓他知道一件事,就是美國人對日本人的所有刻板印象全都是對的。老美出了國,只想吃美式食物和上PUB,是出名的,而且我在國外遇到最無禮的西方遊客多半是老美。呵呵,相較老美負分的國際觀,台灣的零分可能算是有救的。 」
對台灣的形容則是:「來台灣時,我們這些外僑最大的文化震撼之一,就是許多台灣人完全對這個世界漠不關心,我敢說受過高等教育的台灣人,對國際的視野還普遍還不如馬來西亞咖啡店裡喝咖啡聊是非的阿伯們,因為他們手上的報紙隨便翻開來,至少一半版面是國際新聞。
我好些很有見識的朋友,居然完全不知道南非的反種族歧視抗爭史,也不知道柬埔寨的赤柬大屠殺,更甭提中東宗教衝突等等等。 」
然後最後說他曾經在曼谷搭廉航回台灣時,碰到一位移民
「國際觀」其實是一件很玄妙的事,無論是批評或是擔憂,隨手搜尋都可以看到認為台灣人缺乏國際觀的文章。就我個人來說,我認為知道(不是了解)國際大事,算是個人興趣。這樣的出發點,就跟我喜歡了解棒球、飛機、火車、公路的事情,沒有太多差異。
但了解到國際大事,除了個人興趣以外,也會有沉重感;比如說去年初我在個人臉書的這一段話。
「去年(2013)幾件大事;普丁出兵克里米亞、俄國撐腰的白癡叛軍把馬航打下來、永不停歇的以巴衝突、狂徒IS崛起,還有最近的查理週刊。每一條都是人命,也許他/她的宗教信仰不同、政治主張不同、意識形態南轅北轍,但每個人都是某個人的爸爸媽媽孩子丈夫妻子。
相較之下,近年來台灣的黨派、統獨之爭顯得有些微小。
我說近來,是因為台灣也曾經充滿那麼苦難的歷史;我們也必須要很小心注意,才不會重回那段苦難日子的老路。」
說真的,我不太喜歡批評他人沒有國際觀的說法,更別提洪蘭那種「不知道亞美尼亞在哪,台灣學生真是沒有國際觀」的說法。想知道亞美尼亞在哪,上網就查得到了。這種應該稱為瑣碎知識,而不是國際觀。
經濟學對我來說,很重要的的訓練之一,就是「眼睛所見的不一定是事實」。這個社會(經濟體),是由許多完全不同的個體所組成的集合體。比如說,許多媒體喜歡用高價餐廳、百貨公司人不不多,作為判斷景氣好壞的開場白。我們所看到的、接觸到的,都只是一小部分,頂多算是個人心得,武斷地說「XXX都是OOO」並不恰當;比如說「原住民都是愛喝酒」、「文組都是沒邏輯」。這不是判斷,這是刻板印象。
回到這個話題;如果是學術文章,我們會先定義「國際觀」,然後定義怎麼樣的情況是「沒有國際觀」,然後用有一定效力的數據說明,這個社會是有國際觀與否。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所接觸到的博士生、咖啡店的阿北,其實都是無意義的。(如果咖啡店的阿北是非常有名望的人士,也許可以用來當作佐證資料,但也無法用這個阿北的講法代表一切。)
另外,那篇文章也酸了一下,說「繼續到比台灣更先進的文明國家拍照打卡吃美食,然後回來說出國學習到很多嗎」。其實每個人旅行的模式、目的不同,我認為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跟態度。對於他人的生活方式跟態度,我不會置喙太多(老實說也沒必要),更不會拿這點來說他人有沒有國際觀。
自己覺得喜歡做的事,在不妨礙、傷害到別人的情況下,去作就是了。如果剛好這件事對這個社會有正面助益,那更好。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