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Economist Aug 15th 2015
習近平將在九月初,在北京的閱兵儀式中接受軍禮致敬。這將是習近平自2012年上台後,對權威最外顯的宣示:這是他第一次公開出現在飛彈、坦克、踢正步部隊的展演場合。官方活動其實是跟過去相關,要紀念1945年結束的二次大戰,以及緬懷二戰中最血腥篇章之一的罹難者:日本在1937至1945年入侵、占領中國時,造成了150萬中國人喪生。
這將提醒人們,中國將士的勇敢,以及他們在面對亞洲駭人聽聞的帝國主義力量時,所扮演的關鍵角色。這是正確的:在那地獄般的時期,中國人民的犧牲理應獲得更廣泛的認同。在中國早已展開全面作戰的1937年,到珍珠港事變後美國參戰的1941年晚期間,中國都是獨立與日軍作戰。到戰爭結束時,除了蘇聯,中國是損失最多人(包含將士與平民)的國家。
但下個月的閱兵,將不僅是紀念活動;同時也包括了未來。過往中國在紀念戰事結束時,僅會舉行莊嚴的儀式;這是首次在紀念活動中,同時舉行軍演。鄰國不會看不懂這象徵意義。這會擾亂這些鄰國;因為今天在東亞崛起、破壞性、不民主的強權,不再是那個信奉天皇的島鏈國。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由一個提到未來願景(一個更富裕、軍事力量更強大的國家)時,口氣類似早期日本帝國口號的人帶領。如果平行對比過遠,這會是錯的:中國沒有準備要入侵鄰國。但中國共產黨看歷史的方式 — 以及用自己的詮釋方式,來合理化現在的野心一事,的確有理由另人擔心。
具有中國特色的歷史
Hist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在習近平統治下,歷史的邏輯如下。中國在擊敗日本帝國主義上,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不僅僅應該為了過去的受苦受難,得到遲來的認同,還應該對今日的亞洲該如何運行一事,擁有更大的發言權。此外,日本仍是危險的。中國的學校、博物館、電視節目持續警告說,日本的侵略心仍潛伏著。一位中國外交官曾暗示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是新一代的佛地魔(哈利波特系列小說中的邪惡化身)。日本可能隨時再度成為亞洲的威脅,共產黨機關報如是說。而中國,則將再度起身對抗這個威脅。
一如我們本周長篇文章「二次大戰的幽魂」中的解釋,這樣的敘述方式,需要非常精湛的曲解。一方面,中國共產黨並不是對日作戰的主力,而是他們的死敵 — 蔣介石所率領的國民黨軍。另外方面,現在的日本,也並不像是那個在南京屠殺居民,強迫韓國、中國婦女成為軍妓,或是拿平民來做生化武器實驗的國家。
的確,日本從未像德國那樣,對戰爭行為做出全面性的反省。即使到了今天,小部分但音量很大的日本極端民族主義團體,還是否認戰爭犯行。而可恥的是,安倍有時還附和他們。但認為日本是侵略力量的想法,是很荒謬的。日本軍隊自1945年以來,從未怒發一槍。日本的民主根深蒂固;對人權深刻尊重。多數日本人,認知到戰時的犯行。持續幾任的政府都針對此事道歉,安倍也被預期會這樣做。今天的日本,老齡化、萎縮、基本上是和平的,而因為廣島、長崎的創傷,永遠不太可能持有核武。有些人這樣威脅。
妖魔化的危險
The dangers of demonisation
中國妖魔化日本,不僅不公平;也有風險。激起民族主義仇恨的政府,無法永遠控制好這種情緒。中國目前挑戰日本對尖閣諸島(或是釣魚島)的控制,只有在武力恫嚇上,還沒有產生流血衝突。但一個誤判,會把事情帶到更糟的地步,而這種危險永遠存在。
東亞的戰爭傷痕也還沒痊癒。朝鮮半島仍有鴻溝,中國台灣分治,即使日本也可說是分裂的,因為自1945年起,美國就利用日本南端的沖繩島,做為西太平洋主要的軍事據點。台灣海峽、南北韓邊界,仍持續成為潛在火藥庫;無論是好是壞,某天這些地方會不會上演暴力衝突,很大一部分是取決於中國的行為。假設美國永遠罩得住的想法,有些天真。
相反地,許多亞洲國家擔心,中國的野心,會造成跟美國的衝突;也會跟那些較小、仰賴美國保護傘下的國家發生衝突。中國在東海,挑起與日本的爭端,或是在傳統有領土爭議的南海珊瑚礁小島上,興建跑道;這些事都會加劇此類憂慮。同時也有把美國捲入區域爭議的風險,並增加發生最後衝突的機會。
戰後的東亞跟西歐不同,沒有類似北約或是歐盟的組織,能把過去的對手綁在一起。法國決定跟過去的入侵者 — 德國,在共同的規則下,建立持久的和平。亞洲並沒有相同的例子。因此東亞比西歐更不穩定:一個同時擁有貧國富國、民主政權/獨裁政權,也比較沒有擁有共同價值觀,甚至對邊界也沒有達成協議的地區。難怪亞洲國家,在面對這個由單一政黨(而這個政黨認為自己就代表中華民族)統治的區域巨人,大唱「自身是歷史受害者、必須更正歷史」的基調時,會如此怯弱。
如果中國追求區域領導地位的訴求,是著重在今日的表現多有建設性,而非訴諸於歷史基礎的話,那會有多好。如果習近平承諾中國會多方努力,以促進區域穩定的話,那他真的有從歷史學到東西。這會比一直複述歷史,好非常非常多。
原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