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五支雨傘標

林獻堂等人在日治時期發起「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時,當時仕紳,包含林熊徵、辜顯榮等人聯名帶頭,以「全島有力者大會」之名義,批評林獻堂等人的議會請願運動是台灣某些勢力的「妄想」,這種「不純行為」將會危害台灣,加以強力批判(日本統治時代の台湾──写真とエピソードで綴る1895~1945, P.253,陳柔縉著)。

而林獻堂等人反對這些「有力者」仕紳,發起了全島「無力者」大會。

「無力者」們最後還是沒能成功地完成設置台灣議會的訴求,但其對日治時代台灣法治觀念、憲政精神的浸入,不可謂不大。

因為某篇文章的緣故,前幾日跟一位剛出書的作家有了短暫的對話,剛好講到「無力者大會」。當時剛好人在香港,去了雨傘革命的現場,也跟一些在場的學生、香港同事談論此事。就筆者個人的感觸,找不到比「無力者大會」更好的詞來形容香港的雨傘革命了。

也許是因為平日下午的關係,在現場的人並不是很多。但就帳篷的數量來看,參與者的數目絕對不止於此。現場除了志工、學生、記者外,也有不少像筆者這樣的旁觀者,或是把活動現場當觀光景點的遊客。由於雨傘革命(我一開始跟香港同事提「佔中」,還被糾正,要說「雨傘革命」)已超過50天,現場的氣氛已經感受不到激情,而像是某種生活上的儀式。隨處可見的裝置藝術、布條、標語,可以知道這邊曾經發生大事,並還在持續著。

而警察僅守在最外圍、沒甚麼群眾的地方,三三兩兩巡邏;以拖待變。

就跟香港人的談話內容來說(樣本數僅10人左右,所以非常片面,不具代表性),大抵上對活動支持的人,有下面幾種反應:

「也不知道有沒有用啊,但不作更慘」
「真的,年輕人處境很困難,房子買不起;15坪要台幣1,200萬啊(單位已換算過,說這句話的人是香港辦公室的業助,薪水約6萬台幣出頭)」
「大陸人很過分、香港政府都聽他們的,一般香港人不知道怎麼辦」
「還是你們台灣比較好,起碼比較多人支持」
「變成中國的一部分,動也動不了」
「很多老人都只要賺錢啊,但其實賺到錢的也不是他們」
「很多黑社會來鬧啊」

而對活動訴求支持,但覺得應該收尾的人則認為:

「該作的都作了,大部分人也都感受到了;再不收尾,會因為活動造成的不便,而引起多數香港人反感」

至於不支持的,我碰到的就兩位;一位計程車司機,因為必須要繞路,且一直塞車,他很不爽。另外一位反對的香港同事,則是年紀稍長,覺得訴求正確,但沒結果的事就快回家洗洗睡吧。

下面是現場拍的一些照片

添馬街附近,這邊屬於封路的外圍地帶,沒甚麼群眾
Umbrella Revolution

掛在附近天橋的某幅標語
佔中反共免淘汰

通往香港政府總部的天橋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筆者並不是很認同這句話就是)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來自台北的支持
來自台北的支持

便利貼牆
便利貼牆2

個人最喜歡的一個創作
香港也有689

在會場常見的標語,爲了避免引起不安,請問拍攝學生臉孔
請勿拍攝學生臉孔

左邊是學生自習區,貼佈告說不希望近拍
左邊是學生自習區

知道自省、陷害的英文怎麼說嗎
實用英文單字教學

跟背景的大樓對比


雨傘廣場
雨傘廣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lk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