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41115_blp518
Economist Nov 16th 2014

四個世紀前,太平洋是全球經濟中心。當時,純銀從現今的墨西哥一帶,經過馬尼拉運到中國,撐起了貶值的中國銀元。而番薯跟玉米等耐寒作物,也從美洲運到中國,讓中國有辦法養活大量增加的人口。在此同時,中國則用大帆船,輸出它們最精美的絲綢及瓷器,經由美洲大陸,運往歐洲各個會客室。但這沒有維持下去。隨著全球貿易的重心,從太平洋轉移到大西洋,太平洋諸國變成貿易壟斷下的一灘死水,只能在槍砲下投,被逼著作生意。自那時起,太平洋一直被認為是「未來之洋」,而大西洋沿海諸國,早就讓自己城為全球事務的重心。如同經濟學人本周的特別報導,太平洋的時代已經來臨,這是爲什麼?

主要原因是商業,而這也老早就存在於太平洋的DNA之中。從70年代開始,亞洲跟美國間的貿易數字,就把大西洋間的貿易量拋在後頭。半個世紀以來,美國、日本,跟現在的中國,互相角力,逐鹿工業首腦的位置,也帶進數百億美元的財富。而環太平洋諸國也感受到這樣的活力。包含東協的東亞各國,成為世上最緊密整合的工廠,在進入歐美的最終市場前,貨物在國界間不斷來回穿梭。亞洲也很快地就變成拉丁美洲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跟拉美的雙邊貿易總額,在2013年前的十年間,就成長了超過20倍。而近年來,中國投資在拉丁美洲的總額,比投資在非洲身上還多。

但貿易,並不意味著跟大西洋諸國一樣,在戰後創造了帶領這個世界的普世價值。1941年的大西洋憲章(Atlantic Charter),防止了領土擴張,提倡自由貿易以及航海的自由。布列敦森林協定(Breton Woods institutions,二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也是由泛大西洋諸國領導,而亞洲目前也沒有類似北大西洋公約的組織出現。不只沒有這些組織,太平洋地區,現在看起來像是強權競爭、民族主義、歷史爭議的舞台;也許太平洋諸國最有形的共同文化,就是衝浪。但就算他們沒有同樣的價值觀,也有同樣的利益。跟北大西洋諸國不同,說話是否大聲,取決於財富而非排名。太平洋諸國也比較容易接受新想法、新科技。從淘金熱(Gold Rush)時期起,太平洋地區就有著創業家精神:新創產業在矽谷、上海欣欣向榮。而歷史上經過長期帝國主義後,也讓這裡成為尋求協商,而非硬幹的地帶;本月中日兩國,在APEC上對於有潛在毀滅性影響的爭議島嶼之談話方式,可以看得出來;雙方聰明地各說各話,呼悠過去。

當然,這要掩蓋的是中國(實力上升)美國(實力下降)間的猜忌和競爭。中國讓這片水域的緊張情勢升高,在其「鄰近海域」的暗礁、淺灘引發領土入侵爭議,讓中國附近沒安全感的鄰國,更親近美國。而美國所制訂的政策,讓中國覺得美國在搞分化,比如說美國「轉向亞太("pivot" to Asia-Pacific)」跟大力推行泛太平洋貿易夥伴(TPP)的政策。但貿易應該是讓太平洋諸國團結,而非分化的方法。美國應該鼓勵中國參加TPP的協商,或是一些類似、規模較小的自由貿易區域協商,作為跨太平洋兩大強權,在制訂規則上都能擁有話語權的重要一步。這樣太平洋的未來,會跟其名字所蘊含的意義一樣光明。(譯按:太平洋Pacific,Pacify 使和平、撫平,太平洋這個名字,本身就藏有和平的意思。)

原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