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st Nov 28th 2015
中國在毛澤東時代時,類似閱讀之類的瑣碎兒童活動,是不被贊成的。少數被允許的兒童讀物,是在述說革命跟階級鬥爭的故事。而近年來,幼兒被允許擁有更多樂趣。但即使風向已經不同,父母跟國家仍相信,這樣的活動是要型塑幼兒心靈,而非娛樂他們。
在過去十年中,兒童讀物在多數時間的銷售成長率都超過10%,成長率比整體書籍銷售量快速許多。自2005年以來,兒童書籍已成長三倍。部分反映的是,目標在被溺愛獨生子女身上的產品需求增加。因為意識到很花錢,而不願多生小孩(而又因為中國最近放寬一胎化政策,這個觀念反而更加強了),這讓需求更加火熱。雙親越是富有,越會花錢在小孩的讀物上。
書商看到了一個非常大的賺錢良機。多數原來只會大人出版的書商,現在也出童書了。去年賣得最好的一百本書中,有約半數是為青少年、兒童出版的 — 這比英國或美國都還高。類型也越來越多樣,五歲兒童以下所閱讀的繪本,本來就賣得很好;而目標為較年長青少年的科幻小說,現在也熱賣中。
考慮到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視通過考試的地方,因此許多書籍旨在教導事實一事,就不太令人意外了。即使小孩仍在學習閱讀的階段,雙親仍比較喜歡買非科幻性小說。有些書籍 — 印在紙板上,主要針對兩歲以下幼兒的書 —的目標,是要教嬰兒學會羅馬字母。諸如「如何成為氣象學家」、「科學大明星」之類的幼兒書冊,就賣得很好。
道德也被過分重視。一間省級出版商(一如所有類似廠商,都是國營的)出版了一套六冊裝的童謠,名為「好爸爸勝過好老師」。外國經典的中文版,往往會強調教諭價值:派丁頓熊(Paddington Bear),一隻來自秘魯叢林深處、愛吃果醬的熊,是「體貼、謙虛、自律」的典範,邦德(Michael Bond)那本暢銷童書的中文書皮上,如此寫道。
中國出版商骨子裡仍然保守。他們不會出版內容是頑皮、輕浮的孩子,或是年輕人瞞過長輩的書籍。可愛動物出現的比例,壓倒性高過反派角色(比如說海盜)。也很少書籍會描述到兄弟姐妹、阿姨、叔叔或表兄弟 — 多虧了一胎化政策,年輕人對這些關係並不太熟。
雖說已經比毛澤東時代少了,但政治仍然潛伏著。書商內部都有指派審查員,來確認內容沒有踰越共產黨路線。一位執行長說,她避免出版「故事內容不符合共產黨敘事」的兒童歷史書籍。顯示台灣是獨立國家的地圖,在翻譯時就會直接刪除了。即使是小朋友的睡前故事,也是廣大政治圖像中的一部分。
原文
- Nov 28 Sat 2015 10:30
經濟學人 更紅的兒童讀物 Much red reading books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