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195.JPG

這篇文章是從CultureLine.org這個機構翻譯來的,其實主要是為了新開幕的倫敦地上鐵東倫敦段(London Overground East London route)及沿岸的藝術館打個廣告。裡面的調查還蠻有趣的,還介紹了一些博物館,不過對在英國一整年連大英博物館都沒去的我,也實在沒有什麼吸引力。

北岸的倫敦人當然瞧不起南岸的倫敦人,老式一點說法,北岸的才能稱作Londoner,甚至說聽的到大笨鐘區域的才是真正的Londoner;自己的金融區就叫做City,完全就把倫敦人的驕傲寫在字面啊!!

文章出處
http://tinyurl.com/37tl8e8

54%住在泰晤士河北岸的倫敦人,從來沒有因為工作或是文化上的追求到南岸過,而南岸人為了文化需求而可能過河的比例高了兩倍。這是一份由CultureLine對河兩岸的三百位民眾所作的調查,在今日(7/23)發表。CultureLine是一個沿著地上鐵東倫敦新路線的十間博物館及藝廊之合作組織。

在這份調查中,超過60%的北岸人認為他們跟南岸人比起來,對文化是比較有高度興趣的,即使倫敦中心的文化據點被屏除以後,還是有同樣比例的北岸人認為在文化上,他們是比較可以提供出去的。

但是 這份調查發現 事實上南岸人可能比較有兼收並蓄及冒險的文化品味 。55%的北岸人將外食視為他們前三有興趣的事物,其次還有視覺藝術及流行音樂。而雖然說外食以及視覺藝術也是南岸人放在蠻前面的選項(最有興趣的前三名中各有47%及38%),但他們同時也可能更享受首度的表演藝術、文化遺產、古典音樂及傳統市場。

80%的南岸人為了文化需求,每個月會至少跨河一次(譯按:上學也算的話,我就常常在跨)。相較之下,北岸人只有41%。48%的北岸人為了文化理由而到首都南方的比例一個月不到一次;更有7%的人從來不這樣做。但不管是北岸人還是南岸人,都比較有可能利用最近新開幕的路上鐵東倫敦路線(北端連接Dalston, Hoxton及Shoreditch 南端連接的New Cross, Forest Hill及West Croydon )去拜訪文化景點,85%的南岸人及78%的北岸人說他們會考慮利用這條新路線去拜訪河對岸的博物館及藝廊。

當被問到倫敦哪條地鐵或鐵路最能讓他們聯想到文化時,倫敦人認為是經過像是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以及V&A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在South Kensington)這些大景點的區域線(District Line)、皮卡地里線(Piccadilly Line)跟環狀線(Circle Line)。五月甫開通,經過傑弗瑞博物館(Geffrye Museum)、白教堂藝廊(Whitechapel Gallery)及霍尼曼博物館(Horniman Museum)的倫敦地上鐵東倫敦段則被評比為第四。至於北線(Northern Line)則是最容易被聯想到工作的。

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說:「無倫南北,我強烈建議倫敦人跨過那道鴻溝,在河的對岸發掘豐富的文化寶藏、美食以及方言。倫敦地上鐵讓這座城市前所未有的開放,讓認識泰晤士河沿岸及挖掘這座城市的寶石更容易。」

霍尼曼博物館的執行長也是CultureLine的發言人Janet Vitmayer說:「在我們的調查中,似乎老式的南/北倫敦偏見還十分鮮活,甚至還延伸到我們對文化的欣賞。現在該是時候來挑戰這些觀念了;我們邀請所有的倫敦人,在這個夏天來嘗試一場''文化交流'',到河的對岸去拜訪新的地方及新的文化景點。有從Dalston到Croydon 的地上鐵將會使得這前所未有地容易。」

倫敦人將可享受CultureLine從八月六日至八日在10個博物館和畫廊,敞開大門所進行為期3天之饗宴的特別活動。包括了白教堂藝廊聚辦的Alice Neel(美國藝術家,1900-1984)的對話:Painted Truths exhibition 、鮮活非洲 - 一天在霍尼曼博物館的非洲文化饗宴;在傑弗瑞博物館可以玩各種花園遊戲,從維多利亞時代到現代、布魯諾博物館(Brunel Museum)的泰晤士隧道嘉年華,以及到水晶宮博物館(Crystal Palace Museum,1851年工業博覽會,建在海德公園的建築後,後搬遷成獨立博物館)的深度導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