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opher_Pissarides_1988_200x133.jpg 照片取自LSE網頁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昨天公佈了,很遺憾得獎者不是發明無薪假的人,吳院長只好請你明年再提名了。

雖然很失望無薪假無法為台灣人帶來第一座諾貝爾經濟學獎,不過得獎者中有一位是LSE的教授,也算是與有榮焉;雖然說LSE經濟系跟我的差距有點大。

以下是翻譯自LSE的新聞稿

LSE教授Christopher Pissarides今天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和MIT的Peter Diamond以及西北大學的Dale Mortensen因為研究失業,尤其是工作的流動以及失去工作的影響而共同獲獎。

委員會在宣布獲獎人時, 提到他們得獎是表彰對市場搜尋摩擦分析的成就。

Pissarides是LSE的經濟學教授及Norman Sosnow講座教授。他同時也是LSE經濟表現中心及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的成員。他在1973年自LSE拿到博士學位後便一直擔任教職-長達38年。

Pissarides教授說當他剛知道得獎時整個說不出話來,需要一些時間來消化新聞。

他說「我們的研究是觀察他/她因為經濟環境轉換而造成的失業情況。我們創造了一個模型,可以讓我們分析過程以及決定的因子,像是政策,可以影響一個人要多久才會去找下一份有生產力的工作。直到我們進行此研究前,都沒有方法可以去思考這些議題。

我們發現很重要的一點是,確認人為了避免對其勞動力喪失感覺,而不會處於失業情況太久。處理這問題不需要什麼昂貴的訓練 - 只需要提供工作經驗,就這麼簡單。」

LSE院長Howard Davis說,我對他送上最溫暖的恭賀。諾貝爾委員會跟我們一樣,覺得他的研究品質這幾年來如此的傑出及實用,所有的LSE成員都想向他的成就致敬。

LSE經濟表現中心主任John Van Reenen教授說,我很高興Chris在他了解市場如何實際運作的傑出研究中被認可。和傳統模型不一樣,僅假設工人可以順利地找到工作,他優雅地將雙方如何互相找尋機會的過程模型化,這些摩擦可讓我們大致了解工作及失業的變動關係。這些(摩擦)不單單是分析上的不便,而是我們分析整體失業及景氣循環的基礎。

這座獎讓LSE的學生或教授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提高至16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