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Economist Jun 1st 2015
羅興亞人常被稱為是世界上最被壓迫的少數民族,這是有好理由的。他們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無國籍」人數;總數約一千萬人的羅興亞人中,約有一百五十萬人沒有國籍也沒有法律地位,其中約有一百一十萬人住在緬甸。在不受到保護的情況下,羅興亞人數十年來一直在緬甸西部的若開邦,受到暴力對待跟歧視。最終導致了2012年在若開邦首府實兌發生的大規模種族清洗,在那之後約有十四萬羅興亞人被迫入住難民營。有些人開始稱這是一種新的「種族滅絕(genocide)」。自那時起,許多羅興亞人出於絕望,嘗試著藉由船隻逃出緬甸,至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尋找新生活。光是2015年的第一季,就有兩萬五千名,包括不少跨過孟加拉邊境的羅興亞人,付錢給人口販子,期望逃出,約有三百人因此喪命。5月29日於泰國召開了一場國際會議,討論羅興亞人的困境,不過並沒有任何具體的結論。
羅興亞人為穆斯林,身處一人民絕大多數為佛教徒的國家。有些羅興亞人的祖先,在數百年前就已在若開邦安身立命,當時若開邦還是一個獨立的王國,稱為阿拉干(Arakan),而彼時實兌還稱為阿基亞布(Akyab)。但1820年代左右,英國占領了阿基亞布,便自此逐漸攻占了整個緬甸,而那時也有越來越多羅興亞人從孟加拉移民過來。當代英國的記錄中,這些移民被標記為吉大港人(Chittagonians)或是穆罕默德教徒(Mahommedans)。他們前來越來越繁榮的港市阿基亞布找工作,當時阿基亞布是緬甸最主要的稻米出口港。到了1920年代,緬甸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地了。
但這樣的大規模移民,卻被當地信仰佛教的若開邦人懷恨在心。當地人把對殖民者的怨恨,移轉到這些外來者身上。若開邦人無法控制移民政策,因為當時緬甸還在英屬印度公司的管理之下,權力完全在殖民者手裡。到這時為止,羅興亞僅被若開邦人稱為「非法移民」,或是帶有貶義的「孟加拉人」,這還是最好的形容詞了。二戰時,仇恨進一步地被煽動。當時節節敗退的英軍,武裝了一些羅興亞人來幫忙抵禦進擊的日軍。若開邦人稱,這些武器最後反過來來對付他們。緬甸境內最大的族群 ― 緬族,同時也不滿羅興亞人大量湧入。緬甸於1948年自英國手中獨立後,一直拒絕授與羅興亞人公民身分。而1982年緬甸制訂了惡名昭彰的公民法,其中羅興亞人並不被包括在135個官方認定的民族內。
從那時開始,羅興亞人成為緬甸軍隊跟若開邦的攻擊目標。成千上萬的羅興亞人跨過邊境,進入孟加拉。2012年在實兌及若開邦其他地方發生的種族清洗,已讓若開邦成為實質上進行種族隔離的地方,因為羅興亞人被嚴格切斷、排除在若開邦的經濟政治、生活外。多數人因此失去生計,隨之而來的貧窮,也讓許多羅興亞人飄洋過海找機會。為了解決羅興亞船上難民問題,當地成立了一緊急委員會,但委員會中甚至沒有羅興亞人的代表。
自2011年以來緬甸大肆吹噓的改革,並沒有幫到羅興亞人多少。甚至這樣的改革可能還讓羅興亞人的困境雪上加霜,因為準文人政府,可能會為了獲取政治上的利益,贏得11月的大選,而在背後煽動反穆斯林的情緒。即便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一生為人權奮鬥,此次也會競選的翁山蘇姬,也不願為羅興亞人的人權挺身而出。總而言之,羅興亞人很難相信他們的前景會有所改善;這意味著,當現在的季風季節一結束,又會有成千上萬人搭上船,然後又會有數百人溺死。
原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