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Graph showing Taiwan's export composition in 2017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May 21st 2018

美國與中國現今的貿易摩擦(在美國提出一份廣泛的關稅清單後達到最高點),將會產生區域性的反響。因為與中國大陸經濟高度整合,台灣會發現他們最重要的一些產業也被捲入這波貿易駁火中。但這個貿易摩擦對台灣的影響有好有壞:台灣生產和相關投資的重新配置,將抵消部份台灣投資之中美出口貨品下降所帶來的損失。然而,整體來說,貿易的緊張情勢,不一定會對我們的對外部門(external sector)預測產生重大變化。

美國商務部在3月初宣布,要對非特定國家進口之鋼鐵和鋁製品課徵關稅。政治緊張情勢高於貿易行為,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跡象;川普帶領下的美國政府,以實際、針對性的行為達到最高點。但這些具體措施,對台灣貿易的影響微不足道,因為台灣鋼鐵和鋁製品的出口總額,在2017年僅佔台灣出口額的6.1%,而對美國出口的比例不到1%。但是,美國可能更廣泛地進行針對性行動,這對台灣的對外部門是個隱憂。美國貿易代表署在3月底宣布,將對中國生產的超過一千三百項產品,課徵25%的從價關稅,這也可能對台灣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

混合影響
A mixed impact

雖然美國貿易代表署準備要課的關稅,不會直接課到台灣的出口貨品,但因為台灣企業與大陸企業都包括在大量的高附加價值供應鏈中,在短期內還是有可能會對台灣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中國(包含香港)占了約台灣整體出口額的四分之一,是台灣2017年最大的貿易夥伴,占了出口額一半的,是台灣的電子零件、機械、以及其他電子製造業中介零件。這其中一大部分,都在美國貿易代表署準備對中國課稅的範疇當中。

某種程度上,台灣可能有機會能從美國的貿易手段上獲利。我們預期美國開始課徵關稅後,美國需求將會從中國產的貨物,轉到其他更便宜的替代品上,提供了台灣潛在奪取美國市佔的機會。貿易的緊張局勢,也會讓出口為主的跨國企業,把供應鏈遠離這種局勢中;遷移到台灣,可讓跨國企業繼續保有在這個區域露臉的機會,並把對商業營運、合作夥伴、消費者部門的破壞最小化,同時又避開關稅衝擊。若美中間真的實施關稅,且在中長期沒有明顯的解決渠道,跨國企業遷徙到台灣的情況將會特別突出,我們認為這很可能會發生。

美國貿易代表署的關稅,特別針對中間零組件,比如說液晶顯示器、半導體和發光二極體。這些都是消費性科技產品(包括手機和電腦)的關鍵零組件。雖然目前美國貿易代表署並沒有打算對中國的消費性電子成品課稅,但關稅一定會影響到中國電子零件製造商銷往美國市場的出口業務。同產業的台灣企業以及台籍製造商,很可能可以藉著中國貨品競爭力降低時獲得好處。但這些好處也許是有限制的:許多會被課關稅的零件,並不是那麼最尖端技術,同樣在亞洲有著足夠的生產能力,但更低生產成本的國家 — 比如說越南跟泰國 — 會提供比台灣產品更具競爭力的價格。

針對美國生產的產品,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對象,迄今集中在農產品及食品上,但也有些塑膠、橡膠及汽車工業的產品 — 這也有可能小量促進台灣的出口。但這邊的好處比較小:塑膠原料、農產品(包括食品、菸草跟飲料)、橡膠製品、汽車/航空機及其他運輸工具的出口額加起來,也只不過佔了台灣2017年出口額的9.2%。此外,中國打算課稅的美國產品,台灣很難提供替代品。

受到最大傷害的,將是台灣企業的供應鏈。最近美國對中國主要電信、網路設備商 — 中興的貿易行動,會對台灣的商業夥伴造成間接影響。這些台灣的商業夥伴包含南亞科、聯發科。雖然這兩間公司鑒於中興被美國制裁,已經向台灣國貿局申請繼續與中興做生意(且聯發科的許可已經下來),但美國的制裁,最後還是很有可能導致中興玩不下去 — 迫使南亞、聯發科和其他公司,必須重新評估他們在中國建立的供應鏈模式。川普已表示,他也許會暫緩對中興的制裁,但我們不認為美國會大幅扭轉方向,因為美國國內非常反對這樣的計畫。對把中興視為重要商業夥伴的台灣供應鏈主要廠商來說,這將不可避免地會帶來衝擊。

中國的台灣企業
Taiwanese companies in China

雖然美國貿易代表署對台灣企業貿易商流的影響是間接的,整體來說影響也偏小,我們預期對台灣企業的金流會有較大的影響,因為台灣企業許多主要生產據點是在大陸 — 更精確地說,在公司經常帳中,匯回之利潤會是主要的收入來源。將生產設施移回台灣,某種程度上可抵銷這樣的影響,但因為擔心貿易緊張局勢加高,在中國大陸的台灣零組件製造商,可能在短期內會延遲或取消原本計畫的投資。

雖然我們預期台灣仍會在2018年至2022年間,維持大量的經常帳順差,但我們還是會把這些改變納入我們的國際收支帳(balance-of-payments)預測中。然而,整體發展不意味著我們需要修改台灣對外部門的預測。我們仍相信,若不升級生產能力,台灣的出口競爭力會逐漸下滑,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也是。

原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