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st Jul 31st 2018

川普總統曾說,關稅「最棒了!」。他正大力課徵關稅,並準備對去年進口總值達八百九十億美金的貨物課徵新關稅。有時候他談論關稅的語氣,就好像把關稅當作是武器來欺凌他人,讓對方消弭貿易壁壘。其他時候,他看起來非常熱切地要保護那些他覺得遭受不公平競爭的美國產業;川普也喜歡課徵關稅後所得的收益。那為何經濟學家感到不安呢?

關稅是稅的一種。買家採購進口商品的價格,與外國賣家能收到的價格間,關稅製造出了一個楔子。針對特定產品(如汽車)所課徵的關稅,會把消費者推向購買本國製造的商品,而不去購買他們可能偏好的舶來品。(涵蓋更多項目的關稅則更複雜,因為匯率的波動可抵消關稅效果。)關稅與銷售稅類似,都會阻止雙方可能都會受益的交易行為。但跟銷售稅不同的是,關稅是以生產地來區分產品。關稅同時也更瑣碎:成千上萬種商品有不同的稅率。而強大的產業為了尋求保護,關稅也變相鼓勵了遊說行為的產生。

關稅帶來的成本,是反映在設定關稅的國家上。關稅等於是邀請外國也本國進行報復性徵稅,傷害到本國的出口業者。(當新關稅破壞了過去的承諾,也侵蝕了信任。)此外,關稅扭曲經濟,降低了生產力。雖然無論貿易模式如何,都可藉由貨幣及財政政策調整,讓就業保持在相對平穩的狀態。但歧視性的稅賦,可能會讓經濟重新洗牌。經濟走向將會偏向受保護的產業,把勞工與投資從別的產業吸引過來。毫無疑問地,美國的鋼鐵業執行長們,一定為了川普對進口鋼鐵課徵25%的關稅感到開心,但被迫使用更高價鋼鐵的業者則感到沮喪。

也有一些支持關稅的論證。在貧窮的國家,只要有港口設施,課徵關稅比課徵銷售稅簡單。讓國家得以課徵新關稅,可以累積未來談判自由貿易協定的政治能量,也可以作為破壞性突發大量進口的安全閥。且的確在某些情況下,關稅可讓國內產業暫時喘一口氣,幫助產業與技術更成熟的外國對手競爭。但善意的保護主義者也應該注意,課徵關稅後少數贏家的歡呼聲下,更多是鬱悶不樂不發一語的輸家 — 包括其他公司、企業家與消費者。

原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lkj24 的頭像
    mlkj24

    mlkj24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