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st Oct 19th 2017

即使在非尖峰時段,在坎農街(Cannon Street)跳上15路公車,搭到1.5英哩外的查令十字(Charing Cross)要花上超過二十五分鐘。道路施工通知(包括正在進行的跟尚未進行的),貼的到處都是。公車司機說,倫敦交通很恐怖。他指出,公車無法跟計程車一樣,鑽到小巷內擺脫這些施工。倫敦巴士正在流失客人一事,也很少人覺得奇怪。

巴士是倫敦最繁忙的交通工具,趟次比地鐵還多了三分之二。2014年的前十年內,乘客數都還穩定上升。但過去三年中,乘客數已經下降6%。即使倫敦的人口持續增加、就業人數也上升,巴士乘客數還是下降了。更多人跳下巴士,選擇地鐵或輕軌。

讓巴士司機這麼不爽的理由,有部分要歸咎於塞車。跟其他首都相比,更常挖路、修路貨車持續增加,把倫敦的馬路都塞住了(見地圖)。在2012年至2015年間,計畫性修路就增加了360%。其結果就是,巴士會走得更慢。速度從平均2013-14年的9.7英哩,降到2016-17年的9.3英哩。平均速度降低越多,乘客數下滑幅度更大。平均速度下降超過8%的路線,使用人數少了16%。有些乘客轉搭地鐵。



倫敦交通局的Leon Daniels認為,可以及時報路況的手機app應該也佔了一部份原因。類似Citymapper的app,可以讓瀏覽巴士線路變得更容易。但如果要等上十分鐘,那就意味著還不如用走路的。

倫敦政經學院的Tony Travers認為,巴士是刻意排除車輛行動的受害者。造成堵塞的道路工程,其實是為了讓人們不選擇開車,改騎腳踏車、走路的結果。倫敦本來就一直在建腳踏車道、鋪更寬的人行道、啟用行人專用時相號誌,讓行人跟腳踏車騎士的生活更美好。但這樣的改變,就會犧牲道路 — 以及巴士。

搭巴士人數下降有關係嗎?Leon Daniels認為,運輸本身並不是目的,他說:「我們的工作不是在賣東西,而是讓想移動的人感到滿意。」但這樣的低效率,意味著高開銷。塞車意味著需要更多巴士,因為每台巴士可以負責的趟次變少了。而一台巴士一年需要三十五萬英鎊的營運費用。清空馬路,就不會有那麼多人不想搭公車了。

原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