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Economist Jan 2nd 2020

三年間的激烈貿易戰後,美國和中國將在1月15日簽署「第一階段」協議,減少關稅並要求中國有從美國農民手上購買更多產品。不過不要上當,自五十年前尼克森總統和毛澤東重新建立聯繫管道以來,這一項微不足道的協議,仍無法掩蓋世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其實處於最危險關頭的事實。中國高科技威權主義對西方的威脅已經非常明顯;從具有開創性的人工智慧企業到新疆的集中營,一切都讓世界感到震驚。

同樣明顯的,是美國前後不一的回應,比如說要求中國政府多買愛荷華州的大豆,但又同時要求中國必須放棄國家領導的經濟模式。雙方都曾經以為可以同時蓬勃發展;但今日,他們把對方的大幅落後視為一種勝利。雙方的關係正在崩解;2020年全世界將會知道他們脫鉤地多遠,代價有多大以及在對抗中國時,美國是否會在自身的價值觀上妥協。

這兩個超級強權的分裂根源,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當中國於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中國國內的改革派和外國友人,都夢想著經濟即將自由化,也許甚至包括政治自由化,這得以使中國融入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中。

這樣的願景已然消逝。西方國家已經歷金融危機,並將目光轉向國內。中國的行為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善:巨大的貿易順差已降至GDP的3%。但在習近平領導下,中國的獨裁更加嚴峻,並以不信任、輕蔑的態度看待美國。跟每個新興強國一樣,中國期待發揮影響力的渴望,也隨著其地位提高而增加。中國希望成為全球商業的規則制定者,並在資訊流向、商業標準和金融方面有所影響。中國已在南海建立基地、干預四千五百萬的中國海外僑民,並欺凌海外的批評者。

川普總統以對抗政策回應,這樣的做法在美國贏得了兩黨支持。然而,華盛頓各機構跟大企業董事會的對中鷹派意見並不一致。他們對於美國的目標,是應該要降低雙邊貿易赤字(重商主義者)、最大化美資企業中國子公司的利潤(股東利潤極大化),還是在地緣政治中阻止中國擴張莫衷一是。在此同時,習近平可能前一天高呼中國自立自強,隔天又大讚全球化的美好,在其中搖擺不定。而歐盟並不確定自己到底是被美國疏遠的盟友、中國夥伴或是甦醒中的自由派超級強權。

混亂思維帶來混亂結果。2019年的營業額成長18%、達到創紀錄的一千兩百二十億美元的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就面臨了美國這樣雜亂無章的壓力。即使義大利加入了中國的一帶一路,歐盟仍限制了中國的投資。儘管中國在2019年承諾向華爾街開放其龐大的資本市場,但香港作為中國全球金融的樞紐,其法治卻遭到破壞。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符合這樣的模式;結合了重商主義及資本主義的目標,保留大多數關稅,並將更深的歧見留到後面處理。川普的戰術目標是在選舉年拚經濟;而中國很高興可以買到時間。

無條理的地緣政治既不安全也不穩定。這尚未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的確,美中的雙邊貿易、直接投資自20172017年以來,各下降了9%跟60%,但全球經濟在2019年仍成長了約3%。某些業界永遠不會受到影響,比如說在中國的4,125間星巴克。但這樣的對抗,不斷地擴散到新的領域。中國間諜、恐嚇讓美國校園發起了紅色警戒。對於運動員對中國低頭、海軍停靠權、禁止中國紅遍全球青少年的app抖音等事上的爭執不斷。而在兩超級強權對抗下冒著風險舉辦選舉的,則是1月的台灣。

雙方都在計劃減少接觸,限制對方對自身的日常影響,減少長期威脅、並減輕經濟遭受破壞的風險。這牽扯到極其複雜的計算,因為美中已互相交織甚深。在技​​術方面,美國多數電子設備都是在中國組裝的;而相對地,中國高科技公司在機器人技術上,超過55%需仰賴國外供應商進口、雲端計算65%需國外進口、半導體更超過90%。中國在晶片上要自給自足、美國想轉移供應商,可能需花十到十五年的時間。同樣地,在高階金融領域,可以當作制裁的手段。人民幣在國際貨幣市場僅佔2%,且中國各銀行持有超過一兆以美元計價的資產。將貿易夥伴的交易貨幣轉為人民幣,減少美元資產持有,可能也需花上十年。在研究領域方面,中國仍在美國頂尖學校培養人才、找到最好的想法 — 目前有三十七萬名大陸學生在美國求學。

如果這兩個超級強權的競爭失控,成本將非常巨大。重新建立一條硬體供應鏈,將花費約兩兆美金,相當於美中兩國GDP的6%。氣候變遷是可以提供共同目標的巨大挑戰,但將變得更加難以應對。此外,作為美國實力支柱的同盟系統,也將處於險境之中。大約有六十五個國家或地區的最大進口國是中國,若被要求在兩個超級強權間做選擇,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會選擇山姆大叔(若美國繼續奉行美國優先的政策,更是如此)。讓美國變得真正偉大的珍貴原則,其實是全球規則、開放市場、言論自由、對盟國的尊重及正當法律程序。千禧年初期,大家會問說中國會變得多像美國。但在2020年,更大的問題會是,若美中完全翻臉,美國會變得多像中國。

原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lkj24 的頭像
    mlkj24

    mlkj24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