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Economist Mar 6th 2023

台灣下屆總統選舉預計於2024年初舉行。與過去選舉一樣,投票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台灣身份及未來對中關係的公民投票。台灣的身份認同感比以往都強,有61%的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但民進黨不一定能勝選。民意調查顯示,兩大主要政黨的支持率都在25%左右,其餘選民尚未決定支持哪一黨。

民進黨可能的提名人賴清德,已表示過他對台灣未來的看法:台灣已是獨立國家,沒有必要再宣布獨立。這個巧妙的措辭由蔡英文總統提出,讓那些擔心民進黨可能會宣布獨立而刺激中國的人放心。「已經獨立」明確肯定了台灣主權。這個說法有公眾基礎支持,但民進黨必須傳遞出更強硬的訊息:台灣人必須要做出犧牲來保護這樣的獨立。這表示必須接受那些準備應付戰爭的政策。

國民黨承諾繁榮跟和平。在戒嚴時期,國民黨清洗了台灣疑似共產黨的人士,但在民主化之後,國民黨是最主要提倡親中共的組織,希望經濟上的互相依賴,可以停止衝突,拉近雙方。國民黨前主席,也是2008年至2016年的總統馬英九,與中國有蜜月期,簽署了二十三項兩岸貿易條約,開啟直航、交換學生跟商業活動等。

這樣的互動建立在所謂「九二共識」上,這是雙方非官方代表在一次會談中形成的。雙方都無法接受對方宣稱統治包括台灣在內的中國大陸。但他們都同意,無論由誰統治,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他們有了「只有一個中國,但對於這個中國有不同詮釋」這樣的概念。這是「中國文字遊戲中最高級的修辭」,馬英九第二任期擔任行政院長的江宜樺說。中央研究院學者鮑彤(Nathan Batto)則不怎麼友善地形容這件事。他說這是「對中國的謊言、對台灣選民的謊言、國民黨對自己的謊言。所有人忽略了自己不喜歡的部分。」但這樣的模糊性,讓雙方能進行貿易、繁榮。

天生獨立
Born independent

但兩岸越來越緊密,也引發太過仰賴中國的焦慮。2014年學生佔領立法院超過兩星期,演變成太陽花學運,要求終止一項會讓台灣更加仰賴中國影響力的貿易協定。當學生衝進行政院時,當時的政府用鎮暴警察驅趕學生。超過十萬人在周圍示威,舉著「拯救民主、拒絕賣台」的標語。

這個運動,標誌著台灣政治的新世代:解嚴後出生的年輕世代,稱為天然獨世代。太陽花學運幫助蔡英文贏得2016年總統選舉,中國鎮壓香港則幫助她選贏2020年的第二任。她擊敗國民黨的候選人,該位候選人高舉著靠中國發大財的老口號。對於更關心主權而非中國認同的世代而言,這種想法已經沒有吸引力。

國民黨在選舉中還是難以提出新的願景。黨章中仍包括九二共識,但就連江宜樺也承認,詮釋權已被拿走了。即使台灣重新採納九二共識,習近平現在堅持這意味著接受中國共產黨統治全中國,包括台灣,這對大多數台灣人來說是不可接受的。美中關係已從合作轉向對抗,台灣成為可能引發衝突的熱點。江宜樺表示:「這已經遠遠超出台灣自己可以控制的範圍」。

除了繼續與中共對話之外,國民黨無力提出新的兩岸策略。這已經不再受歡迎。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在2022年8月中國軍演後訪中,上個月再度拜訪,遭到民進黨和一些黨內人士的批評。然而,民進黨也猶豫,要不要告訴選民要為戰爭做好準備。民進黨官員表示,高層擔心談論戰爭不受歡迎。民進黨已經軟化了宣傳口號,從蔡英文的「抗中保台」變成了更軟調的「和平保台」。

還不清楚台灣輿論是否真的像民進黨擔心地那麼對戰爭過敏。台灣民意教育基金會1月民調顯示,有72.7%的民眾支持延長役期。如果民進黨認真進行國防改革,也許會獲得更多選票。民調顯示,廣泛民意認為這是必要的。

中研院的吳介民教授認為,台灣認同之爭超出台灣人/中國人的問題。他並不擔心統一公投,但要說服選民為了未來的主權,支持痛苦的改革一事更困難。他們必須要願意為了「台灣長遠的願景」背書,吳介民說;即使這表示會有一些犧牲,比如說役期延長,或是與中國脫鉤。

原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lkj24 的頭像
    mlkj24

    mlkj24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