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SU4
Economist Jan 13th 2005

十年前,世界上四分之三的筆記型電腦是台灣製造的。而現在這些生產線,除了最高階的那些,大部分都準備移到中國去了「台灣再也不是製造業的天堂了。」台灣消費性電子產品和手機製造商,BenQ集團的執行長李焜耀說。

台灣怎麼調適呢?很多公司的崛起過程跟BenQ一樣,幫別的大公司代工,自己的IT產品用別人的品牌賣出-這個過程叫做ODM或是OEM,不同的地方在於牽涉到多少的原創性。但中國在ODM產業上的進步也很快。而同時,對ODM廠商來說,IT產品的品牌整合也讓潛在的顧客減少、競爭變激烈。「我們認為企業無法永久仰賴這種型態」,李說。「我們要找新的出路。」

在台灣,這需要徹底改變觀念。雖然台灣企業在全球的IT設備上佔了很大的一部份,無論在台灣或大陸,但很少有消費者知道他們的名字。他們看的是別產牌的標籤,通常是美國、日本或南韓公司。這個島上的IT製造商,佔了台灣GDP約15%,比起行銷或是品牌,他們更注重如何更有效率的生產。Interbrand所發表的全球一百大品名,沒有一個是從台灣來的。

幾年前,許多台灣人害怕許多企業出走到大陸,留下了許多失業人口。這些憂慮會產生肇因於全球的IT產業泡沫化。2001年,台灣的經濟收縮了2.2%,半世紀以來第一次的逆成長。失業率也從1999年的2.9%上升到2002年的5.2%。

但現在台灣經濟重新找回活力。在私人投資的強力贊助下,2004年的GDP成長率約有5.9%,今年也預計會有4-5%。銀行系統三、四年前充斥的壞帳問題,也越來越健康了。呆帳率從2001年8.3%左右的比率下降到3.5%,去年的失業率也低於4.5%。低迷反而帶給台灣一個新的視野-成為研發的中心,在腦力激盪、運籌管理和金融服務的基礎上,建立知識導向的企業。

BenQ是台灣最早的幾個大型ODM企業之一(2003年營業額達32億美元,現在想要建立自己的品牌。2001年開始,從他的母企業Acer分出來後,BenQ花在拓展自己品牌的預算從25%增加到35-40%。Acer,全球第五大的個人電腦商,已經建立起自己品牌的好名聲了。Acer的筆記型電腦也是現在歐洲賣的最好的品牌之一。

對BenQ來說,這個轉變帶有風險。因為這個新的廠牌會跟他們之前的客戶競爭,所以買他們ODM 設備的人可能轉向其他的供應商。身為台灣最大的手機製造商,他們想建立自己的品牌,但又想繼續為幾乎擁有台灣一半市場的Motorrola做ODM。

李說他的公司已經做好在自有品牌跟ODM上可能產生競爭的管理了,他們會將ODM跟自有品牌的樣式做一個明顯的劃分。自有品牌的利潤通常會比ODM高上3到4%,他說。BenQ遠比傳統的ODM廠商投注了更多心血在研發上:他們花了約3%的收益在上面,而一般只有1%。

對BenQ或是Acer這種體質良好的大公司來說,建立自有品牌是可行的。但台灣企業的主幹主要是著眼於短期利潤的中小型企業。在他們追求cost-down的過程中,研發是個無法負擔的奢侈品。所以台灣的政府之前發現這個問題,並幫助他們的企業尋找新方向。兩年前的一個發展計劃「挑戰2008」,強調企業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並且朝向尖端科技邁進。主要訴求是希望研發所佔的比率能在六年內達到GDP的2-3%。這會使得台灣進入美國和日本的等級。政府會提供低利貸款和新的交通基礎建設。

台灣企業現在希望的是一個叫做「兩兆雙星」的計劃案。主要是指半導體和TFT-LCD產業,每年的產值可能在2006年達到現在的兩倍,一種產業給一兆的補助。雙星則是指的數位產業(遊戲和電腦動畫等)以及生物產業,他們也預計會有同樣速率的成長。

台灣企業善於用自己的手法達到目標。液晶顯示器產業成長地非常快速,而這大部分要感謝的是企業自己的機靈而不是政府的幫助。台灣現在的市佔率約和韓國相當,預計明年就會順利超過。

走喔 走喔

台灣官員也知道,要把這最寶貴的產業都留在台灣實在不太可能。中國快速成長的當地市場和對IT產品的需求都把台灣企業推向這群消費者。TFT-LCD的業者,希望政府能夠讓這些(勞力密集)用在手機上小面板的生產移往大陸。台灣陸委會主委吳釗燮說,政府經過先前的考慮後,一些限制應該會鬆綁。

雖然說他們要前進大陸,但企業還是寧願把他們最新的科技和研發部門留在台灣。智慧財產權的觀念近幾年在這個島相對進步許多,要感謝美國施加的壓力。雖然說很多產權人還是在抱怨,但台灣跟中國比起來簡直安全太多了。

但如果台灣想要完成他們的夢想,對中國更開放是必要的。他們現在已經因為新產業短缺的高階人才而受害了。藉由直航產生更自由的人才流動,會讓原本就密切的經濟關係變成「火熱」,Richard Vuylsteke,台北美僑協會的主席說。而也可以鼓勵跨國企業把台灣當作在中國做生意的後門。「如果台灣繼續把中國視為經濟上的威脅,他們可能會在未來孤立自己。」包道格,AIT主席,再2002年的一場演講上說。(譯按:很像他會講的話。)

兩岸投資的限制阻礙了台灣想要建立服務業的努力。舉例來說,台灣的銀行;如果他們除了在大陸設立辦事處外還想多做些什麼,或是要在中國把錢匯入台灣的企業、個人,都會受到限制。在半導體產業中,雖然中國現在已經有十二吋生產線了,仍然限制在大陸設立八吋晶圓產廠。

台灣和中國都是WTO的成員,但台灣仍然阻擋一些大陸的貨品輸入,從農產品到汽車。中國不能在台灣投資(雖然他們還是繞了一圈進來),保護主義在這個島上很強。「雖然說台灣是市場經濟,但面對一個這麼強大的鄰居,我們還是得小心一點」,吳說。

國民黨則提出了一個非常不同的方法。黨主席連戰說他想要提議一個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目標是和中國成為一個無限制的共同市場。這個協議可能可以減低台灣無法進入東南亞國協的憂慮。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Lardy說:「一但這個包括中國、日本、南韓的區域組織成行,台灣可能會損失許多。」問題的癥結在於如何跟中國對話。

原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