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Economist Sep 3rd 2013

每周新一期的經濟學人出現在報攤上(紙本跟數位的都有)然後傳播到世界各地。從社論到訃聞,每一期都有70到80篇文章。有些提供這星期新聞的報導跟分析;另一些則是檢驗長期趨勢。而經濟學人是如何決定每周封面故事的?

程序上由上而下跟由下而上都有。當讀者在每星期五早上閱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我們開始計畫下一期的主題。負責「前半」(包含英國、美國以及其他外國)的編輯者跟負責「後半」(商業、金融及科學部份)的編輯者,以及選書(這就不在所謂前半後半分類範疇裡)部份的編輯者,會跟他們的作者討論,接下來的一星期要做甚麼計畫,以及草擬文章明細。這些明細被特別標出的部份,會在每位編輯者都可參加的主編會議中被討論,而暫定的主題故事跟社論會在那時確認。接著隔周一早晨會有一主要編輯會議,一樣在編輯者辦公室舉行。跟星期五會議比起來,這個會議顯得很擁擠,許多參加者站著、靠在窗台,或是坐在地上。各部份的編輯閱讀其文章明細,傳統上會從訃聞開始,接著編輯者會看各部份的文章有沒有重覆或是衝突,有的話加以解決。

星期一早上對參與者跟訪客最主要,又最富娛樂性的工作,是討論社論的過程。通常有每個議題有容納五到六篇社論的空間,但會有十位甚至更多的被提名人。所以每個被提名人將會輪流被激烈討論,然後記者們去討論經濟學人的立場應該為何。在這場會議結束時,編輯會宣布哪些社論會納入本周的議題以及封面故事。若沒有清楚的共識要選哪條線的社論,則編輯會自行裁決。在星期一下午所發出的文章明細必然還是暫定的。星期三早晨,一樣在編輯辦公室,會舉行一個較小的會議,各部份的編輯會解釋,為了回應時事,他們做了哪些變更。此時社論的名單跟封面故事仍然可能做修改。各部份的編輯接著必須要在星期三晚上提出一合理的的最終版。但在截稿時間,星期四中午前,還是有可能做修改。比如說,倫敦地鐵爆炸案發生在2005年7月7日星期四的早上,所以馬上寫了新的社論
跟封面故事。

但封面故事並非總是新聞導向;比如說,封面故事有可能跟我們預定要推的特別報導有關。總體來講,我們很努力要讓封面故事結合專題報導跟新聞導向。本報的每個部份通常有類似的結合:報導及分析本周的新聞,伴隨著洞察趨勢的文章、數據導向的段落以及「福袋(在經濟學人我們說『小菜canapés』)」。在今日,網路當然讓我們能夠更及時地反映新聞以及提供額外的項目(部落格、影像以及辯論)來輔助周刊版。但即使網路讓我們更能擴大文章產出量,經濟學人並不嘗試要去囊括所有事情,我們更想做的反而是當讀者的閱讀篩選器。我們追求的是,選擇那些最重要或是須另外注意的題目,提供對這些題目的獨特觀點,將這些綑成一緊湊的包裹,讓你可以完全吸收。

原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