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Economist Sep 7th 2016

當歐巴馬在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試圖用超過八千億美金的財政包裹,來提振美國的疲軟經濟時,引起了激烈辯論。有些經濟學家預測,這樣的支出,對經濟不會有太大幫助。其他經濟學家則認為,對GDP的效果會高於八千億美金。這樣的議論,主要聚焦在凱因斯乘數(Keynesian multiplier)的價值;意即政府的借款變化,相應地能帶給產出多大變化。(舉例來說,如果乘數是二,就代表當債務增加$1時,GDP增加$2。)凱因斯乘數是總體經濟中最基礎的概念之一 — 也是最有爭議的概念之一。這個概念是哪裡來的,又為何有那麼多不同意見?

乘數的想法,來自於20、30年代時,政府該如何回應經濟蕭條時的辯論。凱因斯是史上最重要的經濟學家之一,在他的鉅作「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一書中,詳細敘述了乘數的角色。傳統上一般認為,政府借款將提高利率,並使用到私人企業或家庭原本要支出的資源。凱因斯同意,上述的情況在平時會發生,但他也說,當經濟體在非充分就業(full employment,可看這篇有相關解釋)的情況下運作時,會支出多少,是由投資跟所得決定的,而非經濟體的生產能力。在如大蕭條的情況下,政府提供的刺激,不會排擠到私人經濟活動,因為經濟體並非充分運行。相反地,影響將擴散到整個經濟體,那些收到政府合約或福利的人,所得會提高,這些人就會進行更多的消費與投資。如果政府削減,不良影響也將有同樣的乘數效應。

凱因斯的想法顛覆了經濟政策的制定,但並沒有讓辯論定於一尊。凱因斯學派的想法,在70年代面臨經濟學派新陣營的挑戰時,出現裂縫。由盧卡斯(Robert Lucas)率領的「理性預期學派」認為,財政政策將會因為「向前看」的納稅人,而遭到削弱。他們了解,政府借貸最終還是得還的;今日的刺激,意味著明日的較高稅賦。因此,財政刺激政策公布時,納稅人會將所得儲蓄起來,應付稅單來的那天。因此,政府支出的乘數效應,實際上可能接近零;因為政府多支出的每一塊錢,幾乎都被增加的私人儲蓄抵銷了。這樣的反彈,促成了「新凱因斯學派」的誕生。新凱因斯學派的信徒,許多是過去數十年中,掌握財政政策大權的領導人,通常他們將貨幣政策(而非財政刺激)視為一項更強力、更有效的總體經濟工具。新凱因斯學派認為,當各國中央銀行將自己的事情做好時,財政政策其實是不必要的;貨幣的修正,應可以抵消財政擴張或緊縮的影響,讓乘數幾近於零。

但金融危機,讓舊凱因斯學說又再度覺醒。自2008年後,許多論文想評估財政的乘數效應。多數人認為,當利率接近零時,財政刺激所帶來的乘數至少為1。比如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結論顯示,財政緊縮所帶來的(負面)乘數效應通常是1.5,甚至更高。即使許多政策制定者仍致力於財政紀律的整頓,許多經濟學家現在還是認為,不足的財政刺激,是後金融危機時代最大的失策。構想出爐後的數十年,凱因斯的乘數說仍然與我們相關、引起爭議,並方興未艾。

原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lkj24 的頭像
    mlkj24

    mlkj24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