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st Jan 19th 2017
製造業對富裕國家的政治人物、政策制定者來說,有著強大的控制力。先不提他人,川普想把「生產東西」的那些工作機會,從低成本的國家帶回美國。製造業的確值得政治上的關注,因為製造商比其他任何產業成為出口商的可能性都高,也比其他非出口導向產業的生產力要高。但當政治人物談論製造業時,往往只談到生產線:組裝汽車、洗衣機或飛機的零件,這樣的附加價值比過去低。是伴隨組裝的那些過程 — 設計、供應鏈管理、服務 — 才能在今日顯現價值。製造、以及製造業的工作機會,已在各個面向改變,意味著過去的工作機會永遠不會回到富裕世界了。
因為有這些改變,如何計算製造業就業人口,變得有些棘手。在1840年代至1960年代的英國,製造業約佔總就業人口數的三分之一;今日的數據則顯示,僅有約十分之一。四零年代後期的美國,非農業工作機會中,三個就有一個是製造業。而今天的數字是十一個非農工作機會,才有一個是製造業。但如果利用官方數據來說製造業在下滑,這樣又太誇大了。有些程序,過去必須把所有人牢牢地綁在一起努力,現在則分散在世界各地。製造業引入其他行業來負責某些領域(比如行銷或會計)的比例越來越高。而因為統計學家通常在歸類企業時,僅看該企業聘僱員工中,最大比例的那部分,這會使得製造業工作機會的損失,看起來比實際大。
這些趨勢看起來會繼續。許多研發、產品設計跟測試工作由不同的公司進行,還有許多會計、物流、清潔、個人管理及IT服務的工作。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在2015年發布的一項研究中估計,被算進「製造業」加上「製造業相關服務」的就業人口達到3,290萬人,而兩者間的比例約是二比一,前者比後者多了1,150萬人。在未來,即使製造業者本身也越來越把自己視為是服務的販賣者,服務提供者仍將進一步進入製造業的範疇中。越來越多的工業機器、貨物,使用與網路相連的感測器。因此,製造商也可以收集這些機器在全球各地表現的數據。與產品的親密度、資料的收集,讓製造商能把貨物轉成服務。
這對盼望著製造業工作機會的政治人物來說,應該會是個好消息。隨著為製造業提供服務的機會增加,高薪工作機會也會變多。在某些領域中,創新跟製造更是互相交織。資本密集的高科技製造業,通常與思考過產品的設計師、工程師一同工作會更好。雖然這可能代表,這樣會產生的製造業工作,並不是政治人物喜歡的那種。更進步的製造業,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機會,這些工作機會則需要技能跟適應力。改善的教育,可確保工程師、技術人員處於良好的供給狀態,職業培訓也是;德國就是循著這些路子,來支持那些得以更新過去工人、現職工人技能的計畫。僅僅威脅那些打算把工作外移的企業(如川普的做法),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川普說,他將利用關稅,破壞製造業所仰賴的複雜跨國供應鏈。此舉,將對那些他聲稱要保護的產業造成傷害。箝制那些擁有製造商在國內苦尋不著技能的移民,將造成進一步的傷害。偏好人工產線,而非投資自動化設備的政策,最後將使得國內產業競爭力不足。因此,理解今日的製造業工作機會長甚麼樣,是很重要的。
原文
- Jan 22 Sun 2017 21:58
經濟學人大解惑 為何老式的製造業工作機會,不會再回到西方國家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