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st March 5th 2020

書評還沒出來,不過可以肯定地說,「2020大國戰疫」這本書,擁有暢銷書的特質。這是由中共中宣部監督的計畫;這本即將出版的精裝書,被認為是展現對習近平「傑出領導」打擊武漢病毒的敬意。由於官方媒體已定調習近平是「疫情人民戰爭」的總指揮,如果有黨委或是政府單位敢不買這本書的話,應該可以說是很勇敢的舉動。很急著定書的人要有耐心,因為這本書突然消失在人民出版社的線上目錄。當這本書以某種偽裝的形式回到架上時(當然毫無疑問地一定會),內容可能已經被改過一些了。宣傳部門首長需要重新想想有關武漢肺炎的修辭,因為他們無法指望這些詞彙能落實。

自一月以來,上千萬中國人在被封鎖的城市、村鎮中渡過數星期,被禁止與朋友和家人見面。有些人不得不讓小孩在家自學,其他人則吃老本,直到他們的工作地點復工為止。看一下社群媒體有甚麼新聞,許多對政治冷感的公民,都對官方的掩飾、無能或對軍警大力執行隔離措施的手機影片感到憤怒。同樣一批公民,隨後更震驚地看到,有爭議的報導被審查機制刪除了。

中國領導人害怕驚恐的大眾會團結起來,在幾個星期前,對這致命病毒全面宣戰。中國領導人承諾,他們會獲得「全面勝利」。國家與黨的媒體,將醫護人員稱為「白衣戰士」。染病而過世的醫護人員,則被奉為烈士。

雖然中國沒有甚麼新聞自由,但還是可以聽見許多不同的聲音,比如說部落格、或大城市的商業媒體,在可被容許的極限內報導。這場疫情中,《財新》的報導尤其勇敢。《財新》是商業媒體,背後有科技巨頭騰訊投資,且據說有許多高層支持者。(有傳聞)副總理、前打貪首腦王岐山也是其中之一。《財新》派了好幾組人馬到疫情爆發中心地的武漢。他們的報告指出,官員隱匿了在12月就有進行病毒測試的新聞,而在那些測試中就已發現這種新病毒,然後又隱瞞了可能人傳人的證據。《財新》的社論認為,透明是贏得大眾信任的關鍵,因為封鎖真相會引發恐慌。

《財新》的報導一再被審查機制刪除。儘管如此,《財新》呼籲與大眾站在一起的聲音,也贏得黨媒的一些讚揚(這有些出乎意料)。這也許是因為,誠實是唯一擺脫陷阱的方法。而陷阱正是由過早、傲慢對全面抗疫勝利的承諾所創造。回到2月20日那天,當時幾乎所有武漢肺炎的確診病例都在中國境內,《中國日報》吹噓說,「若不是中國制度的獨特優勢,現在全世界都會與這毀滅性的疫情奮戰。」而現在,病毒已經蔓延到超過七十個國家,且就在過去幾天內,有發現在境外感染又回到中國的例子。這個病毒將會長伴我們左右,也許是永遠。某個人必須要告訴中國大眾這個事實。

中共喉舌《人民日報》旗下外宣《環球時報》的總編輯胡進錫說,他所屬的報紙有揪出武漢官員的粗暴行為。但他也承認,《財新》「在調查方面的工作真的很突出」。他補充說,《財新》的報導讓官媒有「自我反省」的理由。他又說,當疫情爆發之初,市、省和國家衛生官員犯了錯誤時,政府媒體應該「起監督的作用」。

當被問到,他認為《財新》如何跳脫疫情期間的報導限制時,胡進錫描述了一個神秘的過程。中國媒體利用這種過程來得知現今的政治潮流,並試圖讓自己的工作與當時的「社會需求」一致。他解釋說,在正確的時間進入這股潮流就可以成功,「有時如果錯過了,結果可能會大不相同」。

胡進錫很樂於解釋給西方記者聽,為何他們是錯的。對於中國放寬隔離限制,可能會造成疫情爆發持續的挑戰一事,胡進錫也大方承認,且顯得從容。「如果我們需要改變策略,我們隨時可以改」,胡進錫如此說。他說中國人很實際,想回到工作岡位,且會想生活在一個疫情比較受控,比「高風險」法、德、義或南韓好的國家。「他們想要除掉病毒,但如果無法擊敗病毒,我們也必須接受。」

若有疑、就抨擊
When in doubt, lash out

一如往常的民族主義論調,近期《環球時報》指控西方各國,在這場 「曠日費時的抗疫戰爭」中,並沒有從中國堅決的政策中學習。《環球時報》問,「如果一個超級強權的人民,因為負擔不起醫療保險不就醫而無法控制新冠肺炎,那這個國家可能再度偉大嗎?」

中國的最高領導層,對要如何究責,則處於比較微妙的地帶,但仍盡全力指出,控制病毒現在變成一種全球性的集體挑戰。習近平在3月2日與科學家的會議上提到「人性與疾病的戰鬥」,以及全人類所面臨的艱苦任務。這種語彙,不像那本書中提到的,「中國單槍匹馬就拯救了世界」的那樣激昂。目前的任務,是向已受驚的中國民眾兜售一種勝利論調(但其實離這場勝利還很遠),而許多中國民眾已不信任官方的公衛保證。譴責世界各國是一個好的開始。

原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