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st Jun 28th 2022
俄國入侵烏克蘭,讓全世界關注台灣岌岌可危的國際地位。一如普丁所說,烏克蘭跟俄國是「同一個國家」,中國也堅稱台灣一直是「中國的一部分」。但跟烏克蘭不一樣的是,國際上並不支持台灣(過去被稱為福爾摩沙)是一獨立國家的想法。中國堅持其他國家要奉行「一中原則」,不得與台北建立官方關係。中國想達成「統一」,且如果和平統一手段花太多時間,不排出訴諸武力。多數外國有關台灣的著作都採取中國立場,將台灣視作「叛離的一省」。但台灣的歷史,比該詞彙所展現的意涵,更加複雜且有爭議。這些書籍 — 四本「經典」著作,加上一本近期的優秀綜述作品,有助於了解為何「台灣問題」那麼危險,且那麼難解決。
The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 By Jay Taylor. Belknap Press; 752 pages; $25 and £20.95
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
台灣當前的困境,始於二戰結束。台灣自1895年來就是日本的殖民地,但盟軍戰勝後,決定將台灣交還給中國;而當時蔣介石的國民黨,正準備捲入與中共的內戰。國民黨輸掉內戰後逃往台灣,數十年年堅持自己才是中國唯一合法代表的假象。與蔣介石的獨裁政權結盟,看起來是冷戰中美國尷尬的右翼糾葛之一。蔣介石冷靜、嚴肅的舉止,以及漫畫才會出現的稱謂「委員長(或大元帥,Generalissimo)」,讓蔣以及他充滿魅力的夫人宋美齡,似乎介於笑話和怪物之間。這本由哈佛歷史學家所撰寫的書籍引人入勝,打破了那些對蔣介石、國共內戰的傳統諷刺觀點。書中所呈現的蔣介石,不是美國史迪威(Joseph Stilwell)上將所稱的「花生米」、或英國參謀長布魯克勳爵(Field Marshal Lord Alanbrooke)所稱的「松貂和雪貂混種」,而是更有先見之明的思想家。
Formosa Betrayed. By George H. Kerr. Camphor Press; 520 pages; $19.99 and £15.99
被出賣的台灣
對許多台灣年輕人來說,日本投降意味著「解放」,但最後並不是這樣。國民黨軍的舉止像是征服者,累積了許多怨恨情緒。1947年2月,在警察毆打販賣私菸的女性後,地方的憤怒情緒,在全台爆發,以成千上萬民眾的性命作為鎮壓代價,其中有許多是台灣社會菁英。葛超智(George Kerr)是當時的美國外交官,他以英語寫下了這段時間的目擊記錄。此外,在國民黨的鎮壓與白色恐怖之外,隨著國民黨得到1949年內戰後逃往台灣的一百五十萬至兩百萬難民之支持,他也描述了台灣實際上被徹底掠奪的程度。這本書於 1974年被翻譯成中文,對當時小眾又受壓迫的島內台獨運動影響甚大,對那些因台獨主張而流亡海外的人更巨大。「228事件」或「228」在至今日仍影響台灣政壇。
A Taste of Freedom: Memoirs of a Taiwanese Independence Leader. By Peng Ming-min. Camphor Press; 234 pages; $12.99 and £9.99
自由的滋味
上段中提到的流亡人士中,彭明敏也是其一,他在今年以九十八歲高齡過世。他是家族來台第五代,也是日本殖民統治後期的明星學生,取得就讀日本本土大學的一席之地。在台灣戰後的那段恐怖時光中,彭明敏返國時其實還過的不錯。他成為國際法的權威,也成為台灣 — 在那段時間,是「中國」— 在聯合國代表團的顧問。但他仍對政治不感興趣,這變得站不住腳了。彭明敏怎麼能接受,政府用自己的威信來胡說八道,說要反攻大陸,又縱容台灣政府歧視像他這樣的台灣人?1964年,他與兩位友人起草了一份宣言,堅持「一個中國,一個台灣」。宣言還沒送出去,敲門聲就來了。他被判處8年徒刑,但在次年獲釋,接受軟禁,並於1970年從精心策劃經香港逃往瑞典。台灣政府錯誤地懷疑美國中情局協助彭明敏逃脫。彭明敏確實搬到了美國,成為了台灣反對派著名的國際發言人。這本1972年出版的回憶錄來得太晚,但彭明敏最終在1992年時,更快樂地回到了更自由的台灣,在台灣1996年的首次總統選舉中落敗。
Island China. By Ralph Cloug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64 pages; $65 and £54.95
島嶼中國
台灣事實上的獨立能維持,部分原因是與美國的關係。尼克森1972年訪中前,冷戰選邊站的情況十分明顯:美國支持戰時的盟友蔣介石,反對北京的共產黨政權。直到毛澤東與蘇聯分裂,讓美國有了打「中國牌」的機會。為何台灣是美中政策中的「定時炸彈」,美國國務院負責中國、台灣事務的高立夫(Ralph Clough),是最早,也是提供了最清晰解釋的人士之一。美國半放棄台灣前(1979年1月1日美國外交承認轉向)出版的這本書,提供了先見之明的警告。這本書是最早描述台灣近代史,並也是最好的著作之一。同時也妙術了台灣社會、政治的情勢如何讓國民黨獨裁體制感到緊張(蔣介石1975年去世後,由他不那麼死板的蔣經國繼承)。隨著蔣經國試探性的自由化政策,40年代後期移居台灣的「外省人」菁英,跟住在台灣數世代的「本省人」分歧之處,定義了台灣政治。
The Trouble with Taiwan. By Kerry Brown and Kalley Wu Tzu Hui. Bloomsbury; 272 pages; $17.95 and £12.99
多數推薦書是數十年前的著作,並不是因為近期沒有好作品,正好相反。而是歷史跟基本命題並沒有改變,而最終台灣可能發生衝突的未來卻更加險峻。這本優秀的著作,由一位英國的中國研究專家(也是前外交官),以及一位台灣學者所寫成。兩位學者都提供了歷史摘要,並帶到今日的故事。對台灣長期未來很難樂觀,但兩位作者盡力避免了許多評論會帶來的悲觀情緒。他們指出,台灣對中國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地緣政治問題。一個開放、自由、民主的社會,也提供了中國現代性的另一種可能,因此對中國共產黨構成了深刻的威脅。他們認為,如果有希望,那就是要開始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一些讓台灣陷入無法調解的矛盾問題:國家認同、國家地位和主權。 「最重要的是」,他們總結,「『中國人』意味著什麼,這個問題需要重新思考。」
原文
- Jul 06 Wed 2022 19:01
經濟學人愛閱讀 前亞洲專欄主編推薦了解台灣迫切危機的五本書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