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Economics Mar 31st 2021

數據可能會是新的石油,但在現今的世界,與碳氫化合物競爭商業世界最大經濟亮點的則是半導體。與原油一樣,價值五千億美金的半導體產業,對產業經濟至關重要。晶片業與石油大亨一樣,都常受到供給或需求過剩的衝擊。半導體產業正處於地緣政治激烈的競爭漩渦中心。晶片的主要源頭不在波斯灣,而在離中國海岸約175公里的島嶼上。此外,北京的共產黨宣稱這個位於議題中心的島嶼 ー 台灣 ー 是其領土的一部分。這讓半導體業被置入中美霸權競爭的中心 — 這是個非常不舒服的位置。

在這個背景下,美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英特爾,宣布將投入兩百億美金建廠,振興美國的晶片產業。英特爾新任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志得意滿地在自家立旗,希望此舉能喚起美國半導體業的活力(美國的半導體業在投資晶片廠上,輸給台灣跟南韓)。這是「晶片民族主義」潮流的一環,從東方到西方的國家都在提供晶圓廠補助。隨著嚴重的晶片短缺 — 雖說大部分影響的是車用晶片,而英特爾並不賣這種晶片 — 美國也感受到供應鏈中斷的危機。在這之前,美國懲罰中國網通巨頭華為,不讓華為進入美國科技供應鏈,也包括半導體。

沒人能指責英特爾想利用地緣政治的風向,但季辛格想在亞利桑那建晶圓廠的計畫是場賭注。那讓英特爾從生產自己的晶片,跨入為其他美國企業代工晶片的領域。這些美國企業包括亞馬遜(用在雲端計算的數據中心),以及高通(用在智慧型手機)。決定部分轉型為晶圓代工,而不是自己設計晶片再外包(這點競爭對手AMD已經做得很好),需要大筆支出,投資者可能會難以下嚥。英特爾一年在研發上的資本支出,已達到兩百八十億美金之譜。

英特俺的舉動,也代表著美國公家資金投入晶片產業的新紀元,這有可能嚴重扭曲市場。晶片業正遊說聯邦政府,在未來十年內投資五百億美金。晶片業說,有必要興建十九間新的晶圓廠,私部門需投資約兩千八百億美金。季辛格的賭注,讓英特爾處於「加強半導體強權地位」,此一美國任務的最前緣。但如果一不小心,英特爾可能成為第一間因成為國家產業冠軍而遭受詛咒的矽谷公司。

英特爾已是首波接受政府資金的企業。政治人物大聲抱怨美國過於依賴兩間位於中國後院的企業,分別是台積電與三星。雖然美國企業在晶片設計工藝上領先全球,但製造能力只佔了全球的12%,從1990年的37%下降許多。他們怪罪於亞洲各國政府的補助,這可彌補興建晶圓廠的鉅額成本。在現今,一間晶圓廠的興建成本超過一百億美金。這也許是真的,但台積電跟三星,也的確在近年來,於先進製程的晶片工藝上,超越了英特爾。川普總統任內,曾施壓這兩間亞洲企業於美國設廠,兩間都說會。但英特爾顯然更是為了主場球迷成立的隊伍。

聽到這個呼籲,季辛格誓言要把英特爾帶回戰場,展現出自前執行長葛洛夫(Andy Grove,也是季辛格的職場導師)後就未曾見到的氣魄。政府跟在季辛格之後;英特爾很可能會拿到拜登政府三百七十億美金晶片業補助計畫的一部分。英特爾也計畫要在歐洲擴廠;歐洲各國正打算在半導體業上投入約五百億歐元的資金,部分由國家資助。

從經濟角度來看,這喜憂參半。免費的資金總是好事,而且如果美國政府要求美國企業多買美製晶片,那對英特爾是好事。但政府支持也可能鼓勵過度擴張;建廠需要花上數年的時間,而晶片的需求變化快速,這讓晶片往往有週期興衰循環。支持也可能在預期之外消失。英格爾的投資只,已對核心事業的利潤下滑感到憂心,很可能對過度投資所造成的利潤影響更害怕。且也不保證客戶會蜂擁至做為晶圓代工者的英特爾身上。在此之前,英特爾的代工事業並不成功,因為它把晶片製造的利益置於客人利益之上。季辛格現在談的論調是「共同競爭」,而不是競爭,且承諾會將代工事業及晶片自製事業分開。客戶也許仍較傾向找台積電,因為不會有類似的衝突出現。

矽簾
The silicon curtain

對英特爾來說,最棘手的任務是在美歐政府資助下,如何取得美歐與中國間的平衡;中國現在是英特爾最大的市場,佔了約26%的營業額。現在,中國需要英特爾的程度,可能跟英特爾需要中國的程度一樣。但如果拜登繼承川普路線,禁止晶片銷售給中國企業,那風險不只有營業額降低,還有報復行為。隨著地緣政治的緊張情勢升高,將供應鏈國有化、或轉至同盟國競爭網絡中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英特爾應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此事發生。這對全球整合程度最高產業之一的晶片業會是一個災難,對英特爾來說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原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