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st May 31st 2023
中國共產黨從未統治過台灣。但如何應對中共堅持終極統一立場,一直是台灣政壇的核心問題。明年1月台灣將進行總統選舉,隨著競選活動開始,形勢變得尤其嚴峻。中國幾乎每天都派戰鬥機進入台灣海峽,經常跨越事實上的海洋邊界;美國正擴大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基地,並加強與盟友的聯合演習。下任的總統,將在以台灣為焦點的強權對弈中就職。
跟過去一樣,兩大主要政黨持續互相攻擊,指責對方是挑釁者或綏靖派。主要反對黨的中國國民黨,被認為是「綏靖派」,將選舉稱為「戰爭或和平」的選擇。執政的民進黨則被稱為「挑釁者」,認為選舉是是「民主或獨裁」的選擇。兩個政黨對「怎樣最能保障台灣安全」有著不同想像。民進黨提議與其他民主國家建立聯盟;中國國民黨則希望與中國共產黨對話。
不尋常的,是出現了另一位競爭者,台灣民眾黨的候選人柯文哲。過去,台灣選民通常按照身分認同投票。中國國民黨由講北京話的大陸移民組成,他們在1940年代輸掉內戰後逃離中國,他們的後代也成為國民黨支持者。民進黨則是本土台灣人的代表,其中有許多人希望正式獨立。現在,有超過一半的選民不支持任何一個政黨;二十多歲選民中,有40%聲稱中立。
民進黨的候選人是副總統賴清德,一位輕聲細語的前醫生。他在民意調查中領先,支持率約為30%,但他過去的言論縈繞不去。2017年時,他自稱為「台獨工作者」,惹怒了中國,也讓美國不安地回想起台灣首位民進黨籍總統陳水扁(2000-2008)的言論;陳水扁有關獨立的言談,擾亂了美國與中國的談判。
賴清德知道需要緩和他的用語。他表示他的首要任務不是台獨(台灣獨立),而是台主(台灣民主),並將民進黨的口號從「抗中保台」調整為「和平保台」。他承諾走現任總統蔡英文的謹慎路線,即台灣已經是獨立的,不需要進一步的宣示。然而,這一切對中國共產黨來說,都不太可能接受,只要民進黨掌權,中國將繼續威脅並試圖孤立台灣,這也加劇了中國國民黨批評民進黨使台灣不安全的指責。
民進黨在國內也有形象問題。民進黨的起源,在於反對中國國民黨長達四十年的一黨專政。創黨人士是追求民主和獨立的活動家。蔡英文在2016年和2020年的勝選,都是在台灣、香港的學生運動之後進行的,這些抗議運動讓選民將民進黨視為對中國威權主義的抵抗象徵。但在執政八年後,民進黨已不再擁有反對黨的光環。許多年輕人認為民進黨是「建制派」。最近一次競選座談中,一位學生問賴清德他打算如何改變民進黨的「傲慢」。
國民黨則選了一位希望能改變其「建制派」形象的候選人。侯友宜是一位率直的前警官,以高效率和「台灣味」著稱。他在去年的新北市長選舉中,以懸殊的比例勝選連任。他被認為台語比北京話好。國民黨希望他能吸引到傳統支持者以外的選民。
但這將取決於侯友宜的兩岸政策;目前他的態度還很模糊。侯友宜表示,台灣不應成為「大國的棋子」,他指的是中國和美國。他一直只做籠統的表述,例如拒絕一國兩制。中研院的鮑彤(Nathan Batto)表示,侯友宜「能說服人們他就是所有事情的解方。」但是,選舉將迫使他對中國政策明確表態,而這將決定他能否贏得選舉。
接著是柯文哲,他曾擔任過台北市市長,創立了台灣民眾黨。柯文哲自稱患有亞斯伯格症,他說話直接,有時令人尷尬。他的競選活動主軸為國內議題,如能源和住房,這在民眾中廣受歡迎。在最近的民意調查中,柯文哲的支持率僅略低於中國國民黨的候選人,有超過20%。
柯文哲表示,他為選民提供了在挑釁中國和投降中國之間的第三個選擇。但實際上,他的政策更接近中國國民黨。台北市長時,他舉辦了台北、上海間的雙城論壇。他曾對上海官員表示海峽兩岸「一家親」,這讓民進黨支持者感到不滿。批評者指責他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影響。支持者則說柯文哲「非常務實」。在最近的一次競選活動中,計劃投票給柯文哲的梁同學也表示同意這個觀點,並以柯文哲與上海官員交流的能力作為例子。
台灣民眾黨的人氣,使得台灣選舉變得難以預測。民意調查顯示賴清德領先,柯文哲和侯友宜爭第二。如果柯文哲和侯友宜合作(如兩黨部分人士建議的那樣),他們可能可以打敗民進黨。這可能會讓台灣海峽在表面上緩解緊張局勢,但這既不會減緩中國軍事建設的進展,也不會減少中國與美國之間的競爭。台灣的總統候選人都承諾走和平路線。可惜的是,這不完全取決於他們的能力,同時也取決於中國。
原文
- Jun 02 Fri 2023 00:16
經濟學人 找尋中間路線 The search for a middle way 誰會是台灣下一任總統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